閑妻興宅 卷二第 52 章 章節

太太是随侍身邊,至于二太太自己還病得七死八活,二老爺甚至于都開始準備她的後事了。

太醫是天天來,但基本上不怎麽開方子了。唯一幸慶的是,飯和藥還能喂下去,撐還是能撐一段時間,但救治之類的就不用想了,大限到了。

因為陳太君這樣的病着,思慧的成人禮也就相對簡單了許多。只請了親友過來,擺了一天酒行了禮也就算完成了。但到婚禮的時候,卻是不能如此簡單了。理由也是現成的,沖沖喜,也許陳太君的病就能好些了。

也因為陳太君病成這樣,四老爺和四太太都來了,侄女結婚可以不來。但親娘要死了,卻不來送終那是大不孝。

四老爺外放的時間不短了,雖然有書信來往,但常年在外頭,就是仕途不錯,跟家中還是有些疏遠。四太太挺着大肚子跟四老爺一起回來的,大太太雖然忙着陳太君這邊的事,還是命人把四老爺原來的院落打掃出來,丫頭婆子也都配好了,陳太君這樣的情況,四老爺會住多久不好說,但四太太是肯定要留下來了,四太太又大着肚子,要是再生下孩子,短時間內是走不了。

大老爺,二老爺一起接的四老爺,兄弟之間都來不及敘舊說話,大老爺直接把四老爺領到陳太君跟前了。婆子傳話說四老爺到的時候,陳太君是醒着的,三太太才喂了她藥。但就是醒着,陳太君大部分時間也不說話,整個人看着十分糊塗,有時候都認不清人。

四老爺和四太太進門,看到陳太君四老爺就立即跪下哭了起來。陳太君靠着大靠枕坐在床上,看到四老爺眼淚也掉了下來,然後顫抖的向四老爺擡手來。

大老爺會意,陳太君這是還認得四老爺的,連忙讓四老爺上前去。四老爺連忙上前去,把眼淚擦一擦,他為官多年何其機伶。陳太君會這樣是因為小五的去世,他回來了肯定要說些喜事才好,正好又有喜事,襯着陳太君現在還明白,自然也得先說。

四太太回青陽之後,把思芸跟孫家的事,以及陳太君想讓思芸外嫁的意思都跟四老爺說了。四老爺不像四太太那樣還得顧忌二太太的性格脾氣,思芸那是他親侄女,他豈能不心疼。跟四太太說了許久,四老爺自己也是認真的打聽,還真找到一家算是比較合适的。

是一戶姓何的人家,族上跟季家一樣也是書香門第,只是後來子弟在仕途上出來的不多,何老太爺就改了經商,沒想到還真經商幹出了一番名堂來,家境十分富裕。家裏錢多了,又想着子孫能讀書考功名出來,立了私塾,請了教書先生。家中子女都是讀書識字的,在選擇聯姻對象的時候也都挑門讀書人家。

說給思芸的就是何家大爺,今年二十一了,書雖然讀的很一般,但很有經商頭腦,又是嫡長子,己經正式立為嫡長子了。前頭有一個妻子,一年前難産去世,留下一對雙胞胎兒子。

四老爺和四太太都覺得這門親事不錯,何大爺是下任何家族長,身份上絕對過關了,雖然說前妻留下了孩子,但母親己經去世,孩子還很小。思芸嫁過去之後就把孩子抱過去養,還能養出感情來。

太醫己經說過,思芸以後子嗣難艱,再嫁也許沒什麽,但這一條是大忌。嫡妻無所出,把妾室的孩子抱過來養是可以的,但嫡長子的妻子要是生不出孩子來,那多少就有點麻煩了。要是不知道就算了,在知道的情況下,一般人家都不會娶這樣的。

現在何家大爺己經有兩個嫡出兒子了,思芸嫁過去之後,只要把這個兩兒子抱過去養就可以了,這樣何家也就不會計較思芸無所出。就是對思芸來說,她自己很可能生不出孩子,她就必須養別人的孩子,養妾室所出的也可以,但必須得手段利落,當然要是能遇上一個自然難産死亡的,那運氣也是不錯的。

「何家大爺我是見過的,也打過不少交道,是個靠的住的,再者何家族上也稱的上是書香門第了,他又是族裏立下來的嫡長子。」四老爺說着,尤其是最後一條很重要,一個宗族嫡長子的妻子是宗婦,宗族地位是很高的。

陳太君聽完長長嘆口氣,雖然她病成這樣了,心裏還是有幾分明白的。張張嘴,好不容易吐出一句話來:「那何家大爺真的不錯嗎?」

四老爺連忙點點頭,道:「兒子豈敢欺瞞母親,再者又是親侄女的終身大事,我豈能害了她。」

陳太君緊抓着四老爺的手,她所有兒子中四老爺是最可靠的一個。大老爺和大太太是不會管二房的事;二老爺雖然是思芸的親生父親,但能耐見識都有限,實在靠不上;至于三老爺,那根本就是死人一個了,三太太是好的,但庶出嬸子哪裏能管的了那麽多。

等自己閉上眼,侯府也就要分家了,那時候二房的處境只會更差。二太太自己病的七死八活,就是好了,也未必能給思芸找個好結果。萬一不好了,二老爺要是再續弦,如何能顧的上思芸。現在能指望上的也只有四老爺,四老爺的打保票,那就可信,也只能信他了。

「你可問過何家?」陳太君又問一句。

四老爺道:「我讓四太太去問過,何家人高興的不得了,沒想到娶到國公府的嫡出小姐。」

韓家是開始走向末路了,但對于青陽的何家來說,還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遙不可及。不說其他的,只是擺擺韓家在京中的各種姻親關系,那也是能吓死一片平頭百姓。還有上回思宸跟着三太太一起過去,青陽的貴婦們都是見過的,一個庶出的女兒都有那樣的長相氣派了,嫡出女兒豈不是更上一層樓。

陳太君點點頭,看向二老爺道:「這門親事我做主答應了,四兒你現在就去寫信,我閉眼之前一定要把這門親事訂下來,我要着看思芸穿上嫁衣。」

「母親何必如此着急。」四老爺連忙說着,這事好歹也得把二太太叫過來商議一下再定奪不遲,哪能這才說了馬上就訂親,而且就是訂親了,總是要停一停再成親的。

陳太君卻是搖搖頭道:「我心裏明白的很,女兒家總是要出嫁的,不能一輩子跟着父母。二太太自己病的七死八活,是好是歹也不知道,萬一我先去了,然後二太太再……這親事也就……」奶奶死了是一年孝,母親死了是三年孝,陳太君現在閉上眼,思芸要守孝一年,這一年裏頭萬一二太太也去了,思芸就必須再守三年。重疊起來一共四年時間,這中間的變故太大了,真的等不起。

四老爺明白過來,确實如此,他現在還在青陽任上,親事說起來自然容易的很。明年一考核他就要換地方,要是再真的等四年,這中間變數實在太多了。當即道:「那也得先跟二嫂說一聲才是。」

陳太君對二老爺道:「你只管跟二太太如此說,這門親事不管她同意不同意,我都做主了。」

二老爺連忙道:「自然聽母親的,四弟只管去料理。」

韓四老爺回了國公府,得到消息的韓家姑奶奶們帶着姑爺也陸續回來。霍景之是沒時間,思宸也沒想到他能同路來,只是告知他一聲,然後辭了霍老太太就來了。

思宸的車駕到二門的時候,思琪的車駕也來了。她也是一個人過來的,世子最近也是忙碌,就跟着過來。

思宸先下的車,看到思琪的車來了,自然等她。等到思琪也下了車,卻見不止主子們,就連丫頭婆子也沒有過來迎的,兩人有點奇怪,不過想到韓家現在事務實在太多的很,顧不過來也是常事。

姐妹兩個攜手進了陳太君正院,不等丫頭們傳話就聽屋裏傳來二太太大聲哭泣的聲音:「我知道老太太怨我,但孫六爺那樣的禀性我是真的不知道,我要是知道我也不會把親生女兒往火坑裏推。我也知道三丫頭這是再嫁,挑不了多好的人家。但再怎麽樣也不能嫁入商戶之家,前頭還有兩個嫡子,如此人家,老太太怎麽忍心把思芸嫁過去啊。」

姐妹兩人聽到這話,腳步不由的頓了一下,面面相觑臉上都有幾分驚訝。怪不得門口沒人來迎,估計是裏頭鬧的正兇着。因為五爺的事情,二太太大病一場,出嫁的姑奶奶還都回看了,看着情況是不太好。但聽剛才二太太說話那個音量,實在不像是将死之人。

兩人正想着要不要進去,門口小丫頭卻己看到兩人,往裏頭傳話道:「大姑奶奶和五姑奶奶到了……」

小丫頭己經傳了話,兩人也只得打起精神進去。看來陳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