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墾梯田的人幹勁越來越差, 林瑤聽着他們議論水庫放水的事情,心想要是水庫能放水,小麥還有救, 可連續四個月沒下雪下雨了, 水庫的水量夠嗎?她想去水庫看看。
正好是周日,她跑回家時, 林衛軍正咬着筆杆,皺着眉頭看書呢。林瑤說:“二哥, 咱們去上關水庫看看。”
林衛軍眼睛一亮, 放下筆,合上書問:“是去撈魚不, 好久沒吃魚了,走。”妹妹難得叫他出去玩, 他哪能不去,說完出屋去找背簍和笊籬, 拿好東西,倆人馬上出發。
路邊就是麥田, 麥苗蔫耷耷的匍匐在地上,無精打采, 顏色深綠夾雜着不少枯黃葉片, 要是不能得到及時澆灌,必将枯死無疑。
地裏除了小麥并沒有別的作物。小麥收獲之後, 除了交公糧,還有一部分愛國糧,就是把糧食賣給國家,這部分是有償的,得到的錢一部分作為分紅分給社員, 一部分留給生産隊。剩下的小麥分到每個社員頭上也就兩斤左右,其實對社員全年的糧食影響不大。
只是現在國家也窮,如果大旱顆粒無收,不用交愛國糧,公糧要是要求用秋後的玉米補齊,那社員剩下的糧食可就真不多了,要支撐到來年秋天那可不容易。
林瑤指點着路旁的麥田,跟林衛軍說了去水庫不是抓魚,是去看水位。她把自己的想法跟林衛軍說了,林衛軍很驚訝妹妹竟然考慮得這麽多,他說:“那咱們就快走吧,萬一天不下雨水庫再沒水麥子那就真完了。”
他們倆走山路,幾乎走直線,距離上關水庫也得五、六裏地,兩人加快速度,走了半個小時才到。
上關水庫地位位置略高,修建在山上,兩人走到大壩處,一看水位,就知道壞了。
林衛軍撿起一塊石頭,往大壩上扔,他說:“以前水位到我扔的石頭那兒,你看現在水位下降了十幾米,按往年來說放水澆完麥子比這個水位還高。”農村沒地方玩兒,林衛軍經常到水庫附近玩,對水庫的情況比較了解。
即使他不說,林瑤也看得出來,水庫水位下降太明顯,水褪下去之後,石頭上有明顯的幹涸的淤泥痕跡,放眼望去,水庫面積挺大,水量就剩了一半左右。
大壩不足兩百米長,兩人沿着大壩走,林瑤說:“看這樣,水庫不一定能放出水來,即便放了水,可能也是附近一兩個生産隊,水流不到咱們生産隊就沒水了。再說給小麥澆一遍水,不下雨的話還是産不了多少小麥。到時候又要交公糧的話,咱們家的糧食肯定不夠吃,得盡快想辦法買糧食。”
“買糧食?”林衛軍腦子中壓根就沒這種想法。
林瑤很有緊迫感:“是,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糧食肯定也不好買,咱們沒糧票,買不了商品糧,只能去黑市。”
去買糧最好的人選是林衛國,可他不在家,林瑤一點時間都不想耽擱,等不及大哥回來,想立刻回家取錢進城。要是大家都發現水庫沒水去買糧,說不定就買不到了。
她已經好久沒去找過老黑,老黑過段時間就換個地方,她不知道老黑現在在哪,找不到他,就直接去黑市好了。
林衛軍覺得妹妹說的很有道理,不過對去黑市買糧這種事充滿疑慮,他是根正苗紅的好少年,壓根就沒接觸過黑市。不過看妹妹着急的樣子,他也覺得這事刻不容緩,答應跟林瑤一塊進城,兩人急着就往回返。
走過大壩,一處淺水灣已經接近幹涸,水只有淺表薄薄的一層,不少魚在淤泥裏翻騰,做垂死掙紮。本來就擔心沒食物吃,有現成的魚在眼前又怎麽會不抓,林衛軍用樹枝把笊籬把兒延長,站在岸邊,往泥水裏抄,很快撈了将近一背簍魚。他撈魚的時候,林瑤在另外一處水窪裏撈田螺,撈了接近一臉盆田螺兩人才滿載而歸。
撈到魚和田螺的喜悅沖淡了對以後缺糧的焦慮,兩人快步走回家,把魚養在水缸裏,田螺養在盆裏。林衛軍清點自家的糧食,林瑤刨出藏在地下的四百塊錢。這四百塊錢,有林瑤本來就有的兩百,還有林衛國給她的兩百,家裏近來的花銷都用林環的工資,她這錢就沒動過。
兩人一點時間都沒耽擱,林衛軍推了推車,往縣城的方向走。剛走到公社附近,碰巧看到林衛國騎着自行車往回走。
林瑤馬上驚喜地喊大哥,有林衛國在,她就像是有了主心骨。她三言兩語跟大哥說了相關情況和她的想法。
林衛國可比一般人腦子轉得快,聽完林瑤的話,立刻決定去買糧食,把自行車掉了個頭,說:“我們現在就去縣城。我騎車快先去買糧,衛軍,你推着推車,咱們到城裏會合,林瑤,你回家,不用跟着,我們人多目标也大。”
林瑤想想也是,買糧的話有林衛國,運糧的話她力氣小也幫不上什麽忙。他們人多在黑市也顯眼。她點了點頭,從貼身口袋拿出四百塊錢交給大哥,叮囑他們注意安全,眼看着他們倆一前一後離開,林瑤就往家裏返。
回到家裏,她又清點了一遍糧食,去年年底分糧分錢,林瑤想到他們一家來年的情況,林得山做木工,林環在地質隊做飯,林衛軍上學還要參軍,鐵蛋上學,她上山采蘑菇采草藥,能上工的人只有苗玉蘭和林衛國。
可林衛國哪裏會好好上工,真正上工的人只有苗玉蘭,又是婦女,掙得公分少,這樣年底他們家分不了多少糧食,糧食肯定不夠吃,要買糧吃。當時她就跟爸媽說他們家不要錢都兌換成糧食,當時陳愛民挺高興地答應了,現在看來,當時的決定真是太明智。
她相信大哥的能力,可還是有點擔心,她擔心黑市的糧食少,一時半會買不了多少,還擔心大家都知道水庫放不出水,會一窩蜂地去買糧導致他們家買不到多少糧。
午飯吃得食不知味,下午,林瑤突然想起了傅晉軒,他家的糧食也不夠吃吧,她得提醒他這件事,于是她提了兩條魚去老傅家。
不想告訴王秀竹這個情況,她無法預計王秀竹的反應,決定只把這件事悄悄告訴傅晉軒。
進了老傅家大門,林瑤就喊:“二軒,在不,出來。”
幾乎是話音剛落,傅晉軒就跑了出來在她面前站定,林瑤把魚交給他,說:“到外面,我有事跟你說。”
傅晉軒看她神色焦急,問:“咋了,啥事?我幫你。”不管她遇到什麽事,他都會幫助她。他迅速把魚放到盆裏,盆裏放水,跟着林瑤走出大門,兩人往田野裏走了一段。
傅晉軒神色越來越凝重,看來她遇到的事情不僅難解決,還不想讓外人知道。
“到底咋回事?”傅晉軒問。
看着四下無人,林瑤跟他說了情況,之後說:“趕緊去買糧食吧,等大家都去買糧肯定更難買了,到時候價格還得高上去。”
聽她說完,傅晉軒倒是松了一口氣,還以為是她遇到的是大麻煩,原來是這兒事。
他警惕地朝四周看看,見附近一個人都沒有,用低得接近耳語的聲音說:“不用擔心我家,我家有糧,有幾面牆的糧食,吃上五、六年沒問題。”他家把糧食砌在牆裏,就是預備饑.荒用的,糧食是老地主和少地主還在的時候就準備下的。
看到他松弛下來的神情,林瑤也放松下來,笑着說:“這是你家的秘密,這秘密你都跟我說,也不怕我傳出去?”
傅晉軒難得地揚了揚唇角:“自然是信得過你。”
跟傅晉軒分開,回家的路上,林瑤一直在想地主家有三面牆的糧食的事情,本來這件事情跟她無關,可不知道為啥,她一直放不下這件事。
有三面牆的糧食,能吃五、六年,怎麽感覺哪裏不太對勁,她有些不安,可她現在為大哥、二哥着急,大腦不是很清晰,也想不出來哪裏有問題,想不出哪裏讓她為老傅家擔憂,只能先回家慢慢想。
到了傍晚兩人還沒回來,苗玉蘭看着閨女的着急樣兒,問她咋回事,林瑤沒說,等林得山回來,才把苗玉蘭、林環都拉近屋,小聲說了這事兒。林得山說:“咱們快點吃飯,吃完飯我跟你媽去路上接應他們,說不定一會兒就回來了。”
林瑤想這麽長時間不回來,肯定是買到糧了,他們要是運糧回來,肯定是半夜,趁大家都睡覺的時候,去太早也沒用,不過看林得山也挺着急,就沒勸。她說:“咱們把糧食直接運到新房去吧,先在地窖存幾天,應該不會發黴,等過幾天新房能住了再擱屋裏去。運到這兒的話附近人家多,動靜大。”
其實她擔心張巧巧知道,雖然現在兩家關系不錯,但不能預計她會有啥反應,會不會不相信幹旱反而把他家買糧的事兒宣揚出去,不如等弄妥了再告訴她。
吃完飯,四個人做了分工,林得山和苗玉蘭去路上接應,林瑤和林環去新房等着。
半夜,別人家都在睡大覺的時候,他們家像螞蟻搬家一樣開始往回運糧。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