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一家都是大佬第 71 章 誣賴鐵蛋

少了林衛軍這個壯勞力, 林瑤和大哥做勤勞的搬運工,除了蘑菇和草藥,又從山上弄來不少黃豆和山楂。黃豆有兩蛇皮袋, 做豆腐吃足夠吃兩年。

林衛國找來罐頭瓶, 林環每天從地質隊回來之後就去姑奶奶家做山楂罐頭。在姑奶奶家的房子做罐頭比在自家好,大門一關, 沒人能看到。在自己家,總要防着張巧巧, 雖然兩家關系緩和, 但還是不讓她看到的好。

做山楂罐頭比做梨和桃子麻煩,沒有趁手工具, 林環用破舊的鋼筆帽去核,鋼筆帽封閉那頭捅開, 成為一個空心圓筒,用着還可以。

往往要做到半夜, 可林環一點都不覺得辛苦,罐頭好賣賺的錢也多。等罐頭攢多了, 林衛國就拿去賣掉,批發給老黑, 到集市上賣, 到黑市賣,罐頭受歡迎, 做出多少來都能賣掉。

全家分工合作,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苦累都不覺得。

等地裏的紅薯收完,小麥種完, 已經到了十月中旬,地裏基本沒活了,林瑤家的蓋房子材料準備得差不多,開工建房。

新房基地地址離傅晉軒家挺近,不到一裏地,就這片空地方多。石頭、沙土堆在新地基上,磚瓦也碼得整整齊齊,砍下來的木頭已經在風幹,等開春上房梁正好用。

這天早上,付大花三、四點鐘就起來,端着泡好的豆子去生産隊磨豆腐的石磨上磨豆子準備做豆腐,等她拎着兩桶乳白色的豆漿回去,在大鍋裏煮開,林瑤把豆漿裏放了白糖,美美地趁熱喝了兩碗,又舀了一大茶缸子,帶上美滋滋地喝,去了建房現場。

來了好多社員圍觀,有人酸得要命,老林家在雙龍生産隊不是墊底的嗎,咋人家還先蓋上房子了,看這麽多材料,還是五間大瓦房。

現在分家出去自己建房,很多人建土坯茅草房,用到的磚特別少,材料不花多少錢,看林得山這房子,肯定要花不少錢,老林家的錢哪裏來的,又治病又蓋房的,他們怎麽掙不來這麽多錢。

本來是領先的,結果被別人反超,而且以後極有可能更趕不上,這滋味可想而知。

大家都窮不怕,就怕有人比自己過得好。

有人好奇地問:“玉蘭你們家蓋房錢哪來的?”

他們不覺得這是別人家隐私不能亂打聽,問得特別自然,就跟問人家吃了沒一樣。

苗玉蘭說:“得山給人家做家具,明年才完活,預支的工資。”給老李家拼清朝家具的事情不能說,但給他家做家具可以說,畢竟整天出入他家,大家都能看到。

圍觀的社員更酸了,還是有手藝好,有手藝人的人家日子過得就是比別人好。眼紅有啥用,誰叫他們沒學門手藝呢,再說有人學也學不會,就拿建房子來說,有人能做大工,有人就只能做小工。

張巧巧和林得川都來幫工,有人看到張巧巧幹得歡實,心想,這老林家的老大家和老二家關系咋這麽好了,都來幫幹活了,不爽,很不爽。就挑撥她:“老大家都蓋房子了,你們家啥時候蓋啊!都是老林家的,你們還跟老頭老太太擠在舊房子。”

張巧巧本來心情挺好的,她家大春并沒傻,各方面都挺正常,就是說話比以前少,這樣她就放心了。那人的話破壞了她的好心情,敏銳地覺察到那人想挑事,就不客氣地說:“舊房子咋了,老林家的舊房子還不是比你們家的房子強。你看看你們家的房子,又小又破住的人又多。”

那人本來想挑撥老林家兄弟的關系,結果被張巧巧怼的無話可說。

來找茬的是極少數,大部分人開始自發幫忙,幫着在地上挖打地基的深坑。看到這麽多人幫忙,林瑤更深刻地認識到老林家再也不是社員們避之不及的人家了,現在人緣已經很好,都願意不要工錢幫忙。

幫忙的人一多,連建房的小工都不用請了,只請大工就行。苗玉蘭也很大方,鄉親們都來幫忙幹活兒,總不能讓人家餓肚子回家吃飯,中午做飯的時候就多做一些,請幫忙的鄉親吃飯。

新磨好的豆腐切塊,跟土豆一起炖,再放點蘑菇和粉條,家裏有油,苗玉蘭舍得放油,這一道炖菜特別好吃,跟那些放油少的菜完全不是一個味兒。配上玉米餅子,這頓飯吃得特別香,下午,吃飽飯的鄉親們幹勁特別足,比在生産隊上工積極性都高。

老林家也省了工錢,加快了建房效率,在上凍之前,能多建點就多建點。鄉親們出了力,也不是白幹活,吃了頓飽飯。老林家人仁義,不是白眼狼,以後他們家有活老林家也會幫忙,對雙方都有好處。

每天都有不少人來幫忙,苗玉蘭好吃好喝的招待他們,很快房子地基就打好了,就等地基完全幹燥,就可以砌牆。

這天,在建房現場,苗玉蘭正跟來幫工的社員一起搬磚,有個小孩來找苗玉蘭,說小學老師找她。苗玉蘭趕緊問啥事,那小孩壓根就說不清楚。

老師找家長,不就是鐵蛋沒寫作業,或者考試沒考好,要不就是在學校打架了呗。苗玉蘭尋思着,哪個可能性都不大,鐵蛋早上起床後先去割草喂兔子,拔野菜喂雞,下午放學後先寫作業,每次考試都考滿分,不愛跟人打架,與上學相關的事情上從沒讓她操過心。

要不是猜測的這些,那會是什麽事呢?肯定不是啥挨表揚的好事,要不不至于還上着學就找家長。她有點着急,趕緊停下手中的活兒,跟林永旺說:“爸,你這兒照看着點,我去趟學校。”

林永旺答應後,苗玉蘭趕緊往小學走。林瑤這時候正好也在建房現場,跟上苗玉蘭說:“媽,我跟你一塊去。”

苗玉蘭回答:“诶,閨女跟媽一塊去瞧瞧。”小閨女一向有主意,她跟着更安心一些。

兩人很快到了小學,小學屋舍很陳舊,教室牆壁被冬天燒爐子的煤煙子熏得黑咕隆咚。一共四個年級,孩子有三十多個,一二年級一個教室,由一個老師來教,三四年級一個教室,由另外一個老師來教。

她們到的時候,孩子們正在操場上瘋跑瘋玩,揚起一陣陣塵土,還有一群孩子擠在最右邊的老師辦公室門口,透過門縫和窗玻璃往裏看。

直覺告訴林瑤,鐵蛋肯定遭遇了啥不好的事情。她們朝老師辦公室走去,有的孩子看到兩人,說:“鐵蛋媽和姐來了。”說完,孩子們挺主動的分開,黑壓壓的小腦袋分成左右兩堆,把路讓開。

苗玉蘭和林瑤進了屋,看到辦公室裏人還不少,有老師,低着頭看起來特別沮喪的鐵蛋,還有得意洋洋的栓柱,擺明了要找事的劉連枝和顧翠翠。

飛快掃視一圈,林瑤已經把衆人的神情收在眼底。只聽苗玉蘭着急地問:“老師,這是咋了,鐵蛋他犯錯誤了?”

老師是一名知青,比杜芳芳這批知青早幾年來到雙龍生産隊,二十出頭,叫何秋韻,上次林瑤在學校門口見過她,就是她給鐵蛋辦的插班讀書。

何老師長相很有親和力,有大城市姑娘的端莊、大氣,再加上她招收鐵蛋入學,林瑤對她的印象很好。

她說:“叫家長來是想讓家長跟着一起弄清楚情況,在事實不明之前不要說孩子犯錯。”

苗玉蘭“诶、诶”地答應了兩聲。老師這樣說還不是鐵蛋犯事了的意思,到底啥事啊?她覺得很心慌。

看出老媽心虛,林瑤自然而然地站到她身前,苗玉蘭也很自然地退到閨女身後,讓閨女來應對這件事。

鐵蛋看到林瑤用鼓勵的目光看着他,頓時有了勇氣,擡起頭,挺直了脊背,眼睛裏的光像小星星一樣閃亮,他覺得看到了希望,相信姐姐,姐姐一定可以幫助他。

何老師指着桌上的一摞小人書,說:“這些書到底是誰的?栓柱說是鐵蛋拿了他的書,剛才我問過連枝嬸子和翠翠,她們倆說這書是栓柱的,你們兩個怎麽說?”

林瑤翻看桌上的小人書,《大鬧天宮》《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哪吒腦海》《雞毛信》《紅燈記》,這不是現在最流行的小人書嗎,很多孩子手裏都有。

誣陷鐵蛋偷小人書,呵,真是自不量力,也不看看自己有沒有誣陷的本事。

栓柱有她信,但是鐵蛋也有。鐵蛋特別愛惜書,別看他吃飯前經常不洗手,可看書前一定會把手洗得幹幹淨淨。翻書時也特別小心,他看過的書幹淨整潔,跟別的八歲孩子完全不一樣。別的孩子翻過多遍的書早就卷邊折頁,鐵蛋看過的書除了紙張顏色變深些,跟新的差不多。

林瑤很肯定地說:“何老師,這小人書是鐵蛋的。”

劉連枝馬上說:“你憑啥說是鐵蛋的,我們家栓柱的小人書丢了,正好在鐵蛋的書包裏翻出來,不是他偷的還能是什麽,你們家又是治病又是蓋房子,造了不少錢吧,還能給鐵蛋買小人書?就是鐵蛋看着別人有書,眼饞才偷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