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就更不認娘了。」
霍景之神情仍然淡然,卻是對着霍老太太跪了下來,道:「母親說的哪裏話,母親十月懷胎的辛苦,這麽些年來的教養兒子時刻記着。只是續弦娶親,兒子想聽自己的,兒子也都這個歲數,想娶個知心人好好過日子,還望母親成全。」說着,霍景之給霍老太太磕了一個頭。
霍老太太氣的都有點打顫了,冷笑着道:「你想娶誰就娶吧。」
「謝母親成全。」
霍家的提親對于韓家無疑是枚重型炮彈,一般人家說親時,總是要找些親友去探探口風,畢竟冒冒然上前提親萬一對方不願意,被拒絕了也是挺沒面子的是,雙方通了氣,不管同意還是不同意都不傷臉面。
所以當霍家直接派了官媒婆過來時候,不管是陳太君還是大太太都愣住了。霍景之嫡妻去世她們當然知道,這是門好親事都知道,能跟鎮遠侯府結親那是求之不得,只是韓家沒有合适的姑娘。要是韓家還有嫡出,那還可以争取一下,只有三房的兩個明顯沒有競争力,也就不去想了。
官媒連說了好幾遍,陳太君和大太太才算反應過來,陳太君吩咐玉蝶道:「去請三太太來。」
大太太雖然一臉笑的應酬着官媒,心裏卻不由的嘀咕,這三房怎麽能結到這門親事。思慧嫁邵昀,雖然也是跟侯府結親,但邵昀的出身有問題,這門親事男女都沒吃虧。
霍景之雖然是續弦再娶,但再自從柳大小姐去世之後,霍家的門檻只怕要被媒人踏破了,多少嫡出小姐都想嫁進去,沒想到霍家會主動來尋思宸。三房兩個女兒都嫁進侯府,以後在家裏地位那就不一樣了。
三太太來的很快,來的路上玉蝶己經跟三太太說了是什麽事,三太太整個人都呆住了,雖然去青陽時遇上了霍景之,霍景之也很客氣,但三太太從來沒想過霍景之會想娶思宸。應該說像霍景之這樣的主,三太太想都沒想過,在三太太的感覺裏,思宸能找一個讀書人家的公子就算不錯了。
進了陳太君正房,官媒知道這是五姑娘的嫡母,正經做主的人,不免又是一通說。其實讓媒婆說,不用怎麽說韓家就會同意這門親事,家裏老太太和大太太的态度己經再明顯不過。而有霍家那樣的情況,除非三太太對于自己這個庶女恨之入骨,不想她嫁到好人家。就是她真有這個想法,家裏還有老太太呢,也未必輪到她做最後決定,這門親事對韓家可是大大有利。
果然沒幾句話,媒婆就拿到了賞錢,高高興興回霍家赴命去了。陳太君命婆子送媒婆出去,二太太聽到消息也己經過來了,向三太太道喜的時候卻是陰陽怪氣的道:「思宸真是有福氣,攀得這麽門親事,想想我家思芸,還真是……」要是柳大小姐早死一會,思芸還未嫁時,憑思芸的出身,霍家要是想跟韓家結親,怎麽也是選思芸的。
陳太君眉頭首先皺了起來,訓斥道:「說的什麽混帳話,幸好這裏沒外人,要是旁人聽了去,不得被人笑話死。」
二太太心裏只覺得委屈,三房不過是國公府的庶出而己,怎麽女兒都嫁的如此好。想想上回思芸回門時,哭着給她訴委屈,說姑爺如何如何,二太太聽着也跟着掉眼淚,女兒還是委屈了。現在只盼着三房兩個女兒出嫁後,更委屈些才好。
大太太雖然也驚訝思宸竟然能這麽門好親事,但該說的客套話還是要說的,她從來不會像二太太那樣沒眼色,笑着道:「先恭喜老太太得了一個好孫婿,再恭喜三太太,得了一個貴婿。想想真是雙喜臨門,六丫頭的親事才說下來,五丫頭的親事也來了,三太太怕是不得閑了。」
陳太君高興起來,卻是對大太太道:「本來只是六丫頭的親事,現在又添了五丫頭的,一時間怕是忙不過來,大太太你就抽空幫幫你三嬸嬸。」
三老爺那樣半死不活的在床上躺着,萬一哪天蹬腳去了,兩個女兒的親事又得拖,襯着三老爺還有口氣趕緊嫁出去。再者想想邵昀的年齡,還有霍景之的情況,早點嫁過去,兩家估計都沒意見。
大太太笑着應着道:「老太太說的,都是自己家裏的孩子,我當大娘的幫着料理還不是份內的事情。」
三太太想了想笑着道:「大太太前頭幫着料理了六丫頭的訂親事宜,我這才接手過來,正辦到一半要是再換給大太太怕是兩家都麻煩些。不如我還繼續料理六丫頭的親事,讓大嫂幫着料理五丫頭的親事。」
料理五丫頭的親事,接待的是鎮遠侯府的人,更對大太太的心思。至于安遠侯府,安遠侯府的世子夫人本來就是思琪的大姑子,兩家也算有交情。跟以前沒打過交道的鎮遠侯府扯上關系是大太太樂意做的事。
大太太笑着道:「也好,要是出錯了,三嬸嬸可別怪我。」
「大嫂說的哪裏話,大嫂要是能出差,六丫頭的婚事我都不敢料理了。」三太太笑着說着。
妯娌兩個歡聲笑語,一副親密無間的模樣,二太太在旁邊冷眼看着只覺得可笑。以前大太太可曾把三太太放在眼裏過,只怕陳太君跟前的玉蝶了也比三太太有臉些,不過是女兒嫁進霍家當了繼室,大太太立即就變了臉色,這風向轉的還真化。
陳太君一臉笑的看着,二太太的神情自然也看到了,心裏不由的暗嘆一聲,二太太果然不夠聰明。所謂風水輪流轉,現在轉到三房了,要是還想着以前怎麽樣怎麽樣,那有吃虧的時候。
媒婆拿了韓家的賞錢,迅回了霍家複命,媒婆一臉笑,霍老太太卻是冷哼着道:「就憑我們霍家,難道韓家還敢不同意?」
媒婆就是真傻子也看出來霍老太太對這門婚事不甚滿意,只是要是不滿意,為什麽讓她去上門說親。大戶人家的老太太,心思實在難猜,當即垂首站在旁邊。
霍三太太卻是在旁邊勸霍老太太道:「老太太也不用生氣,官媒都己經上門去了,婚事也算說下來了。雖是二叔叔的意思,但婚事總是要辦的,再者二叔房裏也不能沒人個管事。我應弟妹的,自該為家裏叔叔操辦喜吞吐量。」續弦而己,就按納妾的規矩辦,也算是給新二太太一個下馬威。
「真是難得的很,三嬸嬸竟然也能想到二房的事。」門口傳來湖陽郡主嘲諷的聲音,小丫頭打起簾子,只見湖陽郡主從門外進來。
霍三太太的臉色頓時變了,對于這個郡主嫂子,三太太是真有幾分怕。自己娘家己經很給力了,但跟湖陽郡主那是拼不起的,要是湖陽郡主性格老實本份還好些,偏偏又是如此的張揚跋扈。
人家妯娌之間是暗鬥,到湖陽郡主這裏就是明着欺壓,有時候連霍老太太都被她嗆的沒辦法。聽到她突然插嘴,而且如此的來者不善,不由的向霍老太太這邊靠靠。
湖陽郡主緩步向前,也沒向霍老太太見禮,只見看向霍三太太繼續道:「三嬸嬸莫不是想着,你來操辦婚事,就以納妾的禮辦了,好給二太太一個下馬威吧。」
「我……」
霍三太太這才開口,湖陽郡主打斷她道:「你要是真有這個想法,我勸你收收心,娶弦再娶的雖然是二叔叔,但到底是霍家辦喜事,辦的簡單了,別人不會以為霍家看不上韓家,只會覺得老太太對這個兒子不在意,侯爺對這個弟弟十分不滿,才會把婚事辦成這樣削二叔叔的面子。」
霍三太太神情有幾分驚慌,不由的看向霍老太太道:「老太太,我絕無此意,我只是覺得老太太年齡大了,想替老太太分憂而己,哪裏敢如此想。」她還沒想過要給霍景之難看,只是看着給新二太太一個下馬威而己。
霍老太太臉色卻沒那麽好看,她就是對韓家五姑娘再不滿意,也不會想這麽削韓家的面子。畢竟是霍家辦喜事,當家太太随随便便進了門,丢的是霍景之的臉,看向三太太道:「沒這個想法最好。」
「媳婦真的不敢。」霍三太太連忙辯解着,頭上冷汗都要下來了。
湖陽郡主這才向霍老太太簡單的行了個禮,又道:「我身為長嫂為二叔操辦婚事是理所當然的,只是很多俗事我也不怎麽管的,既然三嬸嬸如此有心,那不如來幫幫我,我們妯娌兩個一起操辦婚事迎二嬸嬸進門,說出去也是佳話。」
霍三太太臉色讪讪的,說是一起辦,以湖陽郡主的性格估計是甩手掌櫃,一切瑣碎事情只讓自己去辦。但要是哪裏她覺得不滿意,只怕會挑出一堆錯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