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落魄世家賣女兒的。許給商戶之子,雙方私下早有協議,連女方這邊嫁妝都是男方私下裏給的,就為了一個體面。現在嫁的是霍家,大太太就是再摳門再想省錢,也不能給霍家人說,我家不想賠嫁,你們少下點聘禮,再不然你們出錢給思宸陪嫁。
這都不是丢面子的事,這是在向全京城的人說,韓家己經徹底完了,霍家直接退親都是有可能的,都到賣女兒的地步了,還沒嫁過來的時候都敢問婆家要嫁妝,那真結了這門窮親戚,以後豈不是常來打秋風。大太太再怎麽愛錢,她也不能如此的不要臉。
國公府女兒出嫁,按理說該是公中出錢,但公中的錢就是大太太自己的錢,想想就覺得肉疼。這國公府裏誰還有錢,自然是陳太君有錢。陳太君進門這麽好幾十年,而且那時候的韓家還不是現在的韓家,要說沒點私房給誰說誰都不信。
不過錢財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陳太君百年之後這些私房還要留給兒孫們,陳太君三個親生兒子,肯定沒三房的事。但大太太估摸着陳太君會把錢給二房,二老爺仕途一般,二太太又那麽不着調,陳太君不可能不心疼兒孫以後生活。
至于大房和四房,大房有爵位,分家的時候會得到大部分財産,生計方面是沒啥問題的,四老爺官運好,錢財不缺,要是缺了,陳太君也會貼被他。反正不管怎麽說,大房的生計肯定沒問題,陳太君也就不會把私房給大房。既然不會給大房,這時候公中的錢讓陳太君出,對大房絕對有利。
陳太君看大太太還沒走,心知她想的是什麽,便直接道:「霍家也是續弦,我估摸着下聘最多也就一萬銀子,三太太那裏應該還有兩千兩,公中也出兩千兩,其他的都算我的。」
兩千銀子對于大太太雖然是九牛一毛,但還是有點點心疼,不過陳太君己經包下了大部分,公中一點錢不出也不好。再者這門親事,對國公府确實是有好處。便笑着道:「聽老太太的。」
陳太君想想嘆息道:「別讓你二嬸嬸……算了,她想鬧就鬧吧,又能鬧幾天。」
這個家早晚是要分的,就是不分,自己又能活幾天,想想自己在韓家這一輩子,年輕的時候侍侯公婆,應酬妯娌,不敢有一絲怠慢。好不容易熬到自己當了家,家中大小事務交給大太太料理,看着好像老封君一樣,只是哪能事事随心。有時候想想霍老太太,陳太君還真想像她學學,想怎麽樣就怎麽樣,何必思慮這些,好歹任由他們去,自己閉了眼也就什麽都不知道了。
大太太也聽出陳太君話裏的不悅,反正目的也達到了,不敢多說,借故趕緊走了。陳太君卻是長長嘆了口氣,分家吧,早點分家也好,自己活着的時候分家大太太還歹還有點懼怕,等自己閉了眼,再分家産的時候,還不知道會鬧成什麽樣。
「老太太再歇會吧。」玉蝶輕聲勸着。
陳太君搖搖頭,道:「扶我起來,把箱子打開,我也看看自己到底存了多少私房。」
許賀武是臨近過年的時候才回家的,從青陽辦了貨物回來,許賀武并沒在京城多呆。襯着還有時間,許賀武又出了一趟遠門,幾大車的貨物搬回家,一大筆錢財眼看着又要賺到了。許二老爺看兒子如此争氣,心裏越發的高興,看來不用多久,自己也就能退休享福了。
許二太太拉着兒子問長問短,心裏卻是一直發愁許賀武的婚事,許家商戶之家,家裏銀錢也是有的了。商人有了錢,就想提高點社會地位,幸好許大老爺是翰林出身,至少有門不錯的親戚。
只是許二太太想給許賀武尋門滿意的親事也不容易,高門大戶人家的女兒也不是娶不到,只是許賀武不太願意,總覺得那些高門大戶的小姐們要麽太端莊,要麽就是庶女出身顯得太弱氣了些。
許二太太聽得直嘆氣,雖然是兒女婚事是父母之命,但許二太太還是想着能挑個許賀武滿意的兒媳婦,他們小夫妻過的好了,這才是真好,結果拖來拖去就到了現在。
「我看中了錢家的大女兒,你也見過的,也找人問過話了,錢家也願意,我想先把開了年就把親事訂下來,年底就成親。」許二太太直接說着。
許賀武剛要開口,許二太太截口道:「你都這個年齡了,還不好好娶房媳婦,我看錢家大姑娘就挺好,雖然窮了些,但卻是書香門第,父親還是個秀才,自小母親去的早,全憑她一個打理,能當家能當事,還念了兩年書,知書達禮,哪裏配你不上了。」
許賀武知道這回是拗不過了,再想想錢家小姐,确實如許二太太說的,是能當家理事的主,還有幾分潑辣勁。細想想娶這麽一個媳婦,總好過高門大戶裏那些端着架子的小姐們,骨子裏看不上自己,不過因為錢財才嫁過來的,便道:「既然母親執意,兒子自該遵從。」
許二太太這才高興起來,道:「這才對,以後要是看上哪個丫頭收房就是了,正妻還是得好好選的。你跟邵昀交情那麽好,他的婚期也要訂下來了,韓家三老爺情況不太好,估計等到六姑娘的成人禮過去,也就要嫁過去了。」
許賀武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前面都沒問題,後面一句就不對了吧。怎麽會是六姑娘?不由的道:「母親,你剛才說六姑娘要嫁到安遠侯府去?韓家六姑娘要嫁給邵昀?」當日邵昀看上的不是五姑娘嗎,怎麽突然間變成六姑娘了。
許二太太笑着道:「也是,你才出門回來并不知曉,邵昀的親事訂下來了,就是韓家的六姑娘,說起來這兩邊跟我們都是親戚呢。」
許賀武還是顯得有點怔仲,忍不住脫口而出道:「不是五姑娘嗎?」
「別混說,韓家五姑娘許給了鎮遠侯霍家二爺,親事都己經訂下來了,也是明年成親。」許二太太說着,估摸着許賀武是路上時聽到人家說韓家三房有姑娘有出嫁,一時間弄錯了。一房裏兩個女兒訂親出嫁,确實容易弄錯。
許賀武嘴巴張大了,目瞪口呆的看向許二太太,許二太太倒不意外,因為她聽說的時候也吓了一大跳,一個庶出的庶出而己,就是頂着國公府的名頭,實際出身真不高,哪裏能想以她會嫁那麽好,就是當填房,以霍景之的條件還可以選更好的。
許二太太當然不會說這些,只是笑着道:「五姑娘的親事雖然訂的晚,但她是姐姐,自然要先一步,婚期好像都要訂下來了,就在明年七月。姐妹一前一後出嫁,是容易弄錯,要是實在記不清就別開口,讓旁人聽到像什麽樣子。」
許賀武這回算是徹底反應過來了,邵昀娶的是六姑娘,五姑娘要嫁給別人了。而且聽許二太太那個意思,是邵昀和六姑娘的親事先訂下來的,然後才是五姑娘的親事。這是怎麽回事,邵昀又改主意了嗎?
許二太太卻把這個話題帶過去了,這是別人家的事,她也辦不着操心。許賀武出了一趟遠門才回來,也該回屋好好休息一會,再者許賀武剛才同意了跟錢家的婚事,許二太太就想着抓緊時間辦起來,明年年底娶媳婦,後年她也能抱上孫子了。
許賀武腦子裏還是有點亂,也不想回房歇着,繼續問許二太太:「母親,邵昀的親事是安遠侯府出面提的親?」
「那是當然,侯府不提親國公府怎麽會嫁女兒。」許二太太笑着,又道;「據說是邵昀自己向侯爺說的要娶韓家六姑娘,世子夫人親自去提的親。」
許賀武就更糊塗了,邵昀明明是看上姐姐了,怎麽突然間就娶妹妹了呢。不過六姑娘的出身确實要比五姑娘好些,細想韓家六姑娘,許賀武也是見過的,看着就挺靠譜。而且六姑娘是三太太的親生女兒,更會仔細教養,配邵昀肯定沒問題。
臨進新年許賀武又才辦了貨回來,自然不再出門,只是派了小厮給邵昀送了些辦貨時買的些當土地土産,又想讓小厮探探邵昀口風。只是這話不好說,一句話問不好,也許就要惹出禍事來,最後也只得做罷。
小厮回來的也快,卻說沒看到邵昀,只是把東西交給了邵昀的小厮。倒不是安遠侯府看不起許賀武,而是邵昀正閉門讀書中,來年就是秋闱,安遠侯專門找了老師教導邵昀,外客一律不見。
許賀武聽小厮說完就無語了,雖然說訂親并不用當事人去操辦,但也沒想到邵昀甩手的這麽徹底。不過既然對于訂親都這麽不當回事,估計對要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