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有家美食店(系統)第 43 章 歲日餃子 晉·江文學城

眼見第二日就是過年了,哪怕是和白老板定下了賭約,方知魚也還是按照原定計劃,讓店裏夥計們都放假了。

前一日待客人們都走的差不多了以後,方知魚就連同店裏的夥計們一道兒将方氏食肆打掃幹淨,把桌椅全都擦拭幹淨,又特意買了新的春聯和燈籠換上,整個店裏都煥然一新。

方二丫和徐家祖孫都算是有家人,各自回了各自的家裏,只獨獨是範凜和晚娘二人孤苦無依,方知魚便将他們一道兒帶回了方家。

歲日将至,連桃源村都日漸地熱鬧了起來。

到了年前的最後一天,方家也開始打掃起了屋子。

原本方家大哥在外求學,但過年是會回來的,可前日方家大哥寄來信,說是明年就要科考,今年過年就不回來了,打算留在書院裏面溫習功課。

方母捧着 * 信暗自神傷了好一會兒,後來又想着快要過年了,女兒是頭一回在自家過年哪,怕是兒子不回來,自己也要快快樂樂的,不能讓女兒多想。

她嘆了一口氣将信塞到了自己的枕頭下面,然後就開始打掃起了家中的衛生。

等到方知魚從店裏忙完回來以後,別的地方方父和方母都已經收拾得差不多了,只消方知魚再将自己的屋子收拾一下,換上全新的被褥,也就差不多了。

接下來便只等着一家人一道兒祭祀竈臺也就差不多了。

年夜飯是要提前一天就開始準備的。

汴京城的百姓們,每到過年都有吃餃子的習俗,只是店中事忙,方知魚一直沒有來得及包這餃子,直到年節才終于得了空閑,和一家人坐在一起包餃子。

餃子的餡料是方知魚和範凜一道兒弄的。

這回的餃子倒不是冬至那一日的馄饨,只做了荠菜餡的,反而是各種口味都備上了一些。

有白菜豬肉餡的,韭菜豬肉餡的,牛肉餡的,荠菜餡的,芹菜餡的,蝦仁餡的……每種不同的餃子都配上了不同顏色的餃子皮,瞧着顏色五彩缤紛的,讨喜極了。

範凜眼看着方知魚還在悠哉游哉地擀着餃子皮,似乎是一點也不對和白老板的賭局上心的樣子,心中不由地有些焦急。

只是他幾回張開口就被方知魚給堵了回去,摸不清她的想法,範凜也只好暫時按耐下心和大家夥一起包餃子。

待餡料餡料調好以後和擀好的餃子皮一起搬到了院子裏。

今日微風習習,太陽也暖洋洋的,灑在人身上別提有多舒服了。

放家一家三口和範凜晚娘五人一起圍在桌子旁邊,包起了餃子。

其預計能到還好,都是在廚房裏面做慣的,唯有方父一人以前都是在碼頭上賣力氣活,眼下讓他做一些手頭上精細的,類似于包餃子這樣的事情,都讓他手忙腳亂的。

方母眼見着方父又包壞了一個餃子,不由地搖了搖頭,取笑方父道,“瞧你這笨手笨腳的樣子,日後可萬萬不要繼續在外頭顯擺,你家女兒能幹,獨自一人開了一家鋪子,給自己的女兒丢臉。”

方父自從被方知魚勒令不準再去碼頭做活以後,成日裏也沒什麽事情做,除了照顧方母,便是在村子裏和人唠唠嗑兒,吹捧吹捧自己家的女兒到底有多能幹。

不過短短月餘的時間裏,桃源村裏大部分人家都知道了,方父如今多了一個顯擺自家女兒的毛病。

不過好在方知魚開的方氏食肆委實是味道不錯,也讓大家省去了許多麻煩,所以大家慣來也是愛捧方父的場。

幾人一邊聊着天,一邊包着餃子,不一會兒就包了,滿滿一大桌子。

方知魚眼見着包的差不多了,就拿了一些餃子進了廚房,打算先煮一些讓大家嘗嘗鮮兒。

她喊上範凜一道來廚房煮餃子,她在一旁看着,讓範凜動手。

說到這煮餃子,可 * 是十分的簡單,只需要把鍋中的水燒熱以後下餃子連續加上兩三次涼水,等到餃子浮上水面也就差不多了。

範凜一面攪動着鍋裏的餃子,一面開口詢問方知魚,“那白老板的事情方姑娘可有打算了?”

“自然,”方知魚靠在門邊,懶洋洋地開口道,“嗯嗯,今兒個一大早,他就派人把題目告訴了我。”

“哦?他出了什麽題?”

“他出的題目倒還算可以,只一道菜品,一道湯品,還有一道甜品。”

“題材不受限制,只需要讓衆多百姓們喜歡就可以。”

“那方姑娘你心中可有想法?”

“應該……算是有了吧……”

範凜張了張口,還想要再問什麽,可方知魚卻一副不願意再多說的樣子,他也只好收住了。

餃子不一會兒就煮好了,連同着他們提前做好的年夜飯,一起端上了桌。

因為今日做的是家宴,系統在沒有限制,方知魚應當做系統出品的菜品,而是讓大家各自發揮所長,每個人都做了幾道拿手菜。

方知魚以前雖然是個美食愛好者,但自己動手還是極少數的,她也就只做了兩道方氏食肆的菜品出來,跟大家夥兒湊湊熱鬧。

範凜雖然平時不善言談,但今日年節氣氛濃,也讓他不禁心中高興了許多,做了一道以前自家酒樓的拿手菜,這也是唯一一道他跟随自己的父親學會的菜品。

晚娘以前雖然是在武威侯府廚房裏幫忙,但也都是打打雜,所以今日她主要是在廚房中幫忙,幫助方母一起做了一大桌子的菜。

等到所有的菜都端上桌以後,天也漸漸暗了下來,方父搬了個椅子,在門口将燈籠點上,紅彤彤的燈籠映照在院子裏,也照在每一個人的心上,讓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柔軟了許多。

今日天空也極其地給面子,繁星灑落在地與紅色的燈籠相交輝映,給這年夜增添了些許熱鬧的氣氛。

一陣爆竹聲響過之後,大家也終于坐上了座位,端起了手中的屠蘇酒,敬着酒說些讨巧的話兒,祝着在座的每一位未來的一年都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來來來,吃餃子,今日這餃子可是大家一起包的呢,”方母招呼着衆人,“吃了餃子才能除舊迎新,未來的一年祝大家平安喜樂。”

方知魚伸出筷子夾了一個綠色的餃子放入碗裏,沾了些蘸料,然後咬了一口,只覺得咬到了什麽硬硬的東西,連忙吐了出來,一看,竟然是一枚銅錢。

“方姑娘的運氣果然好,這才吃第方口就吃出來了銅錢,”晚娘笑着看,向方知魚,一張臉紅撲撲地,想來心情也是十分的不錯,“祝方姑娘未來一年財運滾滾,方氏食肆的生意更上一層樓。”

這桌上坐着的也不光是方知魚,每一個人都陸陸續續吃到了銅錢、大棗、年糕、糖塊等物什,都是方知魚悄摸着塞進去的。

汴京城中一直是有這種說法,過 * 年時吃餃子,若是吃到了銅錢,則代表着財運滾滾;若是吃到了大棗,則表示着未來的生活會更加的紅紅火火……

每樣物件都有着不同的含義,也蘊含着汴京城百姓們對于未來的期許和希望。

……

……

這邊吃的正歡,熱熱鬧鬧地度過年歲,捧着吃食,快快樂樂的跨年除舊迎新。

那邊裴韶安才剛剛下了值。

原本今日年歲是不該當值的,可他卻突然接到了任務,一直忙到現在才剛剛歸家。

此時天色已經有些晚了,街上早已冷清了,下來汴京城的百姓們都回家和家人團聚一道兒守歲跨年了,這大街上時不時還可以聽到爆竹聲響起的聲音。

汴京城裏處處張燈結彩,樹上、屋檐下,處處都挂滿了紅燈籠,張貼了代表年節氣氛的春聯。

裴韶安走出錦衣衛所的大門,裴然立刻就迎了上來,把裴韶安的馬牽了過來,他利落地套上馬鞍,問道,“今日年歲,大人可要回武威侯府,想來二少爺應當想大人了,說不準正等着大人回去吃年夜飯呢。”

錦衣衛所附近有幾戶人家的燈還是亮着的,裏頭小孩子和大人們嬉笑的聲音時不時的傳了出來,這都是年節才獨有的氛圍,是阖家團圓的日子。

裴韶安的眼睛看向天空,皎白的月光如水一般灑向大地,恰好映照在方才嬉笑聲傳出來的那屋檐上,他眉眼動了一動,輕聲開口道,“那便回一趟武威侯府吧。”

“是。”

裴然是孤兒,從小就一直跟着裴韶安,若是裴韶安今日要回武威侯府,他自然也會跟着一道兒。

二人都是習慣了,馬的不一會兒工夫就來到了武威侯府剛下了馬,門房守着的小厮就迎了上來,眼神閃閃躲躲地,“世子爺怎麽回來了?世子爺怎的這個點兒回來了?”

裴韶安低下頭,剛好看見那小厮将一個紅色的錦囊往身後藏了藏。

那是府中吃完年夜飯以後才會賞下來的銀錢。

他頓時了然,“府裏可是已經用過飯了?”

“是……是……”那小厮捏了捏身後的紅色錦囊,眼神還是有些閃躲,“可要奴才通禀一聲侯爺?”

“不必了,我不過是回來拿些東西罷了,不必驚動侯爺。”

“是。”

裴韶安眼眸動了動,又開口道,“罷了,剛才想起來我那東西好像是忘在別院了,倒也不必進府驚動旁人了,你也不必告訴侯爺,我今日回來過。”

“是……是,奴才遵命。”

裴韶安調轉馬頭,面色無悲無喜,只輕聲地喊了一句,“裴然,我們走吧。”

裴然也不敢出聲,直到走出了一些距離,才開口問道,“大人為何不告訴他們您是回來過歲節的?”

“沒有必要,那武威侯府如今是劉氏在當家,何必徒增煩惱呢?”

“可……”

裴韶安沒有等裴然再開口說話,而是一甩馬鞭縱馬疾馳了出去。

他的速度很快,不一會兒就已經回到了別院 * 的門口,剛一下了馬那門口的小厮迎了上來。

“大人,您可算回來了,一位姓方的姑娘托人往府上送了一個食盒,說是一些餃子,讓大人記得吃。”

“大人今日可用過飯了,想來是在武威侯府用過了吧,不如奴才先将它拿去廚房?”

裴韶安眼見人的小厮,手上拿着一個讓他熟悉的食盒,那食盒樣子十分簡樸,只雕刻着方氏食肆四個大字,正是他每日中午常用的。

他心中微動,伸出手來,“不必了,将那食盒給我就好。”

裴韶安拿過那方氏食肆的食盒,不知怎麽,只覺得方才莫名的空虛感淡去了,心中頓時感覺心安了不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