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萬一敗落了呢,誰又能料到呢。
女眷們正說着話,就見婆子過來傳話:「老太太醒了,要見四老爺和四太太,商議三姑娘跟何家的親事。」
四太太忙站起身來,又讓丫頭去前頭書房尋四老爺,看來陳太君是打算完全不顧二太太的意思,直接操辦婚事。讓四太太說,她真不想這麽幹,萬一以後思芸有哪裏不順了,二太太可是有的是借口找她麻煩。不過陳太君如此強勢,連休了二太太這種話都放出來了,四房就是趕鴨子上架那也得上了。
姑奶奶們聽說陳太君傳喚,也自覺來的時間不短,也都紛紛辭了走了。四老爺和四太太一起到了陳太君正房,丫頭正喂着陳太君飯,一小碗米弱喂完,陳太君長長籲了口氣,直接對四老爺道:「再給何家寫一封信,只說我病重需要孫女成親沖喜,現在開始準備喜事,等過了年就挑個好日子就把三丫頭嫁過去。」
四老爺有幾分猶豫,道:「這……是不是太匆促了?」二太太那樣的态度,女兒出嫁,母親尋死覓活的,這算是什麽事。
「我閉眼之前三丫頭要是嫁不過去,這門親事也就完了。」陳太君說着,就是訂了親,二太太也肯定要退的。但要是人嫁過去了,離的如此之遠,二太太就想思芸和離怕都不容易。
四太太在旁邊聽着,不由的道:「要不要跟二嫂再好好說說?」才這麽大鬧一場,然後就決定婚事,二太太還不知道會怎麽樣呢。
陳太君搖搖頭,只是看向四老爺道:「思芸那孩子命苦,二太太是個糊塗的,一心想為兒女好,卻不知道怎麽才是對他們好。思芸嫁到青陽去了,不管你是在任上還是不在任上,你都要想多看顧她一些,這樣我也就能閉上眼了。」
四老爺的眼淚掉了下來,道:「老太太說的哪裏話,以後您還得看着八丫頭出嫁呢。」
陳太君搖搖頭,又道:「你得答應我,多看顧着思芸,我這些孫女,我就不放心她。」
「母親放心,兒子記下了。」
思芸的婚事開始操辦,二太太再尋死覓活也沒能阻止陳太君的決心。四老爺快馬加鞭往青陽寄了信,何家的回信更快,就在何家信到的第三天,何家大太太和大爺親自來了京城。當然不是到國公府住着,而是另外租了處宅院,專門辦理成親事宜。
對于何家來說,何家大爺能娶到國公府的小姐那真是祖上燒高香了,就算思芸是再嫁,生育上還有些艱難,但何大爺也是再娶,前頭還有兩個嫡子了,這麽一對比就兩下打平。然後再對比家世背景,何家就是坐火箭也趕不上韓家。
不過也因為背景差太多,何家也有點疑惑,莫不是韓家三姑娘得了絕症要死了,不得己才如此下嫁。女兒家不入祖墳的,未出嫁的姑娘要是去世了,心疼女兒的人家,會花錢給女兒找個夫婿把她「嫁」出去,還有就是另外一家兒子早夭,直接結成陰親。
何家雖然是商人之家,但這回娶的是宗婦,再想跟韓家結門親事,也不得不考慮這一點。所以這趟何大太太和何大爺親自過來,一是顯得何家極其重視,二就是想想看看思芸到底是什麽情況,何家可不想娶個牌位回去。
何家的信上己經明何大太太和何大爺會親自來京城,理由也是現成的,韓家這邊要沖喜,年後就要辦喜事。手續太多,時間太緊,要是往返于青陽與京城之間,估計過年之後只是手續都走不完。
四老爺接到信就直接派人去接,心裏也隐隐猜出何家的意思,其實這樣也好,成親之前兩家好歹也得先打個照面。讓何大太太見見思芸,然後讓韓家男人們見見何大爺,只說兩人的各個條件,雙方都不會有意見。
何家租的院子離韓家有點遠,這也可以理解,國公府所在的黃金地段,合适的地方并不算好找。不過院子不小,房子也挺新,家俱也是現成的。何大太太帶了兩房人,還有兩個管事,以及幾個小丫頭。
四老爺又怕何家初來乍到,又把自己身邊常使喚的一房人派了過去,幫着何家料理。收拾兩天安置的差不多了,然後四老爺親自寫了貼子,請何大太太和何大爺來府裏。成婚之前思芸跟何大爺是不能見面的,但何大太太可以見見思芸。
說定了日子,韓家的姑奶奶們也都回家了,這門親事要是說成了,思芸也就要遠嫁了,姑爺是什麽樣的人物,錯過了這次,相見都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了。思宸自然也來了,思慧出嫁的日子近了,她本來回來的就勤,又有何家人過來,她肯定要看看。
上次思宸跟三太太去青陽那趟,思宸一直跟着三太太應酬,沒見過何家大爺,卻是見過何家大太太。在思宸印象裏,是個看着很和善,但多少有點小家子氣的婦人。其實也可以理解,何家祖上雖然是書香門第,但再有名聲要是窮的沒飯吃了,也沒有人會把女兒嫁過來。
何家是從何老太爺那輩開始發跡,但大太太進門的時候,何家也只是勉強夠吃飯的,給長子娶媳婦,何老太爺就是想挑剔也很難,大太太只是個教書先生的女兒,何家發跡之後這樣的當家主母還是顯得有些小家子氣了些。
因為何家人要來,陳太君也掙紮着從床上起來,換了衣服受何家的人禮,太太,奶奶以及姑奶奶們則依次坐好,思芸這個主角卻是不能這時候露面。至于二太太,陳太君怕她會惹事,直接讓人把她送到別院去了,理由也是現成的,因為兒子去世傷心過度,病的太厲害,這種時候不方便出席。
「給老太太請安……」何大太太和何大爺上前見禮。
衆人的目光齊齊在兩人身上打轉,看何大爺的時候自然更多些。面如冠玉,長身玉立,果然是一表人才。行動舉止也不似何大太太那樣拘謹,更顯得大方得體。這樣長相氣派,就是放到京中世家子弟來也是能數的着的。
先給陳太君行了禮,緊接着就是太太們,何大太太和大太太們算是平輩,算是互見,何大爺則是對着長輩們一個個見禮。禮完了,陳太君笑着道:「何大太太快請坐下。」四老爺看的人果然不錯,這樣的人物倒是配的思芸。
何大太太笑着,臉上卻神情卻有幾分不安,何家在青陽雖然是數的着的人家了,她也當家這些年,交際應酬的時候也多了,但京城國公府的氣派還讓她覺得壓力有點大。只看下人,丫頭婆子的打扮,還有這房子這擺設,何大太太真覺得自己是見世面了。
坐下說了幾句閑話,何大太太倒也應對的來。陳太君實在覺得累了,便向大太太遞了一個眼色,大太太會意,先讓婆子領着何大爺去了前院大老爺那裏。然後又安置陳太君去休息,只是太太奶奶們坐陪,請何大太太到後園樓裏坐着,小戲己經準備上了。
何大太太也是看出來了,陳太君是真的不行了,臉色在那裏擺着,再強撐着也是真不行了。又聽說思芸的母親二太太也不大好,這種時候都沒出席。看來韓家說的一點都沒錯,不然真耽擱這麽久,女兒家的青春都沒了,是得早點成親才是。
沈氏和馮氏留下來照顧陳太君,其餘人等到全部轉移到後花園裏。大太太招呼的自然事事周到,不等戲開唱,大太太當即把三姑娘,七姑娘,還有八姑娘也一并叫了過來。要是只叫思芸一個人過來,就顯得太過于明顯了。
三個姑娘過來見禮,思芸的年齡在那裏擺着,一看就知道是哪個。因為二太太一番大鬧,思芸臉上有幾分憔悴之色,但模樣舉止那都是一等一的好,何家本來只是擔心思芸命不久己,現在不但無此擔憂,還是如此貌美知禮的大家閨秀,何大太太完全是喜出望外。
聽了兩出戲,何大太太留下吃了午飯,何大爺自然跟着老爺人男人們一起,到半下午的時候,何大太太和何大爺也就辭了衆人回去。
兩家見過了,雙方都沒意見,成親的各種手續也就更快了。國公府更是忙碌,月底就是思慧出嫁,就是己經全部準備妥當,但婚事也不能辦的小氣了,二太太又被陳太君發配到別院去了,四太太大着肚子,三太太要嫁女兒,思芸的婚事自然有大太太操辦。
按陳太君的意思,就是時間再緊,國公府的姑娘出嫁該有的還是要有。思芸的嫁妝倒是不用準備,如數從孫家擡回來之後就一直在二房封着,還有一些就是女子出閣時要繡的繡品,大太太請了高級繡娘,日夜趕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