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一家都是大佬第 106 章 一筆巨款

中草藥的種苗先放在村委會的院子, 林瑤和馬子躍帶着顧知行和金芹往他們住的茅草屋走。

走進土坯砌成的到處都是破損的院子,顧知行毫不掩飾自己的驚訝:“就這,還是比較好的房子, 茅草屋?”

他停下腳步, 站在院子裏四處打量,目光滑過房上的茅草、房門前的大水缸, 還有院子裏的鋤頭、鐵鍬,想象不到, 他這個扶貧專員竟然要當個農民。

林瑤瞧着他, 有點大城市人沒見過農村世面的感覺。

接過金芹手中的行李包,引着她往裏走, 林瑤跟顧知行說:“這還不行啊,屋裏挺亮堂的, 又不漏雨,可比當年顧伯伯住的牛棚好多了, 牛棚那個味兒,夏天能熏死人, 他住那屋又小又黑。對了,他每天還要鏟牛糞, 你到這兒, 至少不用鏟牛糞,你別看哪哪都是土, 土不髒,沒那麽多細菌病毒的。”

顧知行的額角明顯抽抽了兩下,瞅着自己褲腳上的土,彎腰用手撣了撣,拎着行李随林瑤進了屋。

金芹看着脾氣挺好, 也能吃苦,她麻利地把屋裏的灰塵打掃幹淨,整理好床墊被褥,她笑着說:“還有單獨房間,當年知青在的時候都是男的一個大通鋪,女的一個大通鋪,這條件不錯了。”

顧知行生活自理能力也挺強,收拾起房間速度挺快,他說:“聽說這裏水不好吃,還要去泉水那打水。”

林瑤把各個屋子的窗戶推開,說:“這裏水井的水雜質多,有苦味,山上就那麽一眼清甜的泉水,要是村民都去那弄水,水也不夠用。村民們懶,就吃井水,我們水缸裏的水是村民幫弄來的泉水。村民已經很不錯了,弄這麽一缸水也挺費勁呢。”

“水是最基本的,這個問題都解決不了,我說這個村最好遷村。”顧知行說。

“要是過個十年二十年,縣裏有錢了,這個提議倒還不錯,把整個村子搬到平地去,可現在縣裏沒錢,不可能的。”

四個人聊着天,金芹收拾完自己的東西,麻利地拎着從縣城買的排骨舀水清洗,做了一大鍋排骨炖豆角。

排骨酥香軟爛,兩個大男人一邊吃一邊贊,林瑤用手絹擦了擦嘴,說:“在村裏也是有好處的吧,城裏能吃到這麽好吃的大鐵鍋炖菜嗎?”

吃完飯,休息一會兒,就召集村民開會,動員種植中草藥。他們選擇的中草藥都是種植後不需要多少金錢投入的白芷、苦參、何首烏等。而且跟村民說清楚,第一年種植種苗由農業院提供,免費,以後的種苗都需要購買。

因為上次集中采集中草藥分了錢,村民的積極性非常高,基本上每家每戶都種了草藥。

他們分成兩撥,林瑤跟馬子躍一撥,顧知行和金芹一撥,奔波在田間地頭,指導農民種植。

忙到傍晚快收工的時候,林瑤收到郵遞員送來的一張彙款單。當她看到彙款單上的數字,覺得自己眼睛花了,數了好幾遍,終于确定了金額。

“沒有我的信嗎?”

“沒有。”

一萬五千塊,是傅晉軒彙過來的。連封信都沒有,也不知道他彙款是啥意思。

收到這彙款,林瑤第一想法是不是他拜托自己把錢轉交給王秀竹。這個想法剛冒出來,林瑤就把它按了下去。不可能,王秀竹自己帶金寶、銀寶,他們也都上了高中,她也種植天麻,再加上他家藏有很多“寶貝”,日子不會難過。

傅晉軒是個孝順的人,肯定跟林衛軍一樣定期把津貼寄回家,那麽這一萬五千塊可能是他自己留着的。現在他竟然把這些錢給了林瑤,為什麽要給她?這個時間,應該是他出發執行任務前彙的款。

林瑤突然覺得很有安全感,很踏實,這種巨款帶來的安全感是別的事情比不了的。她在貧困的農村扶貧,工資低微,可林得山、林衛國在努力賺錢,哪怕她拒絕,也一直在給她錢花。現在又加上了傅晉軒,雖然她也幫助他們不少,但她自己才是一直都是被愛、被寵着的人。

她感覺自己是沒有後顧之憂的,她能夠在扶貧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

他連封信都沒寫,是不知道該怎麽表達,或者說多了怕她拒絕吧,一切盡在不言中。

短暫思索之後,她已經決定了錢的用途,等秋天這批中草藥種植完,林瑤去郵局取出彙款,去縣城找林衛國。

林衛國和張勝利正在選場地,準備建一家鹵味制品廠。林瑤見到他們的時候,他們剛簽訂完買地合同。

林衛國打量妹妹,沒曬黑,精神狀态挺好,看來并沒覺得下鄉扶貧有多苦,他說:“正好你來了,我們倆商量鹵味制品廠給你百分之二十的幹股。”

就是啥都不用出,啥都不用幹,光分錢的意思呗。

林瑤趕緊搖頭:“不,你們這是同情我工資少吧,好歹我也是幹部,省着點夠花。”

張勝利笑着補充:“鹵味方子本來就是你的,再沒比這更好的方子,我們這鹵肉廠肯定錯不了。”

林瑤把那一摞巨款拿了出來,林衛國眉心微蹙:“你哪裏來的錢?”

等林瑤如實說明情況,林衛國和張勝利對視一眼,異口同聲地問:“他為啥給你錢?你為啥要他錢?”

這是個好問題,但林瑤不想回答,她說:“這倆問題,我也想問呢,你們倆現在正缺錢吧,就用這錢吧。”

林衛國把那一摞錢重新放回她手中:“不需要你的錢,鹵肉廠我們有把握,但也不能保證一定能夠盈利。這錢你還是留着吧。”

“大哥,姐夫,你們拿着用吧,萬一我有急用再跟你們要,爸那家具廠早就開始盈利了,我還可以跟爸要錢。有有錢的大哥、姐夫還有老爸真好,你們放心吧,我不會委屈着自己。”

林衛國和張勝利最終還是收下了錢,林瑤現在也是鹵味廠的股東啦。現在這年頭沒有幹部不允許經商的說法,林瑤入股鹵味廠也是合規合法的。

林瑤在縣裏還采購了他們幾個的糧食和日常用品,他們四個每月固定交給金芹四十塊錢,花銷由她來記錄。開着拖拉機突突往鐵山嶺村走,林瑤感覺內心輕松暢快。

回來的時候,夕陽下,顧知行正從地裏回來,挽着褲腳,鞋子上都是泥土,他擡起手臂抹了一把汗,頓時鬧了個大花臉。

顧知行跳上拖拉機後鬥:“我覺得我最近表現特別好,我老爸要是看了也該欣慰了,你給他寫信告訴他我的表現吧,多誇我幾句。”

林瑤也沒想到顧知行能在農村呆下去,除了話多點,做起工作來毫不含糊,她笑着說:“放心,我肯定會寫信給顧伯伯多給你美言幾句。”

之後陸續要給栗樹剪枝,林瑤他們四個開着拖拉機全縣找品種最好的栗樹,順便把青山縣的種植和果樹情況摸了一遍。在別的地區剪枝的時候,他們順便選好樹碼子,儲存在地窖裏。

很快到了第二年春天,重新嫁接大栗樹推行起來很困難。重新嫁接的栗樹挂果少,秋天能賣多少錢大家還不知道,都不願行動。

最後只有一半人家換了新的栗樹品種。等到秋天的時候,新嫁接的板栗賣五毛一斤,毛栗子才五分一斤,還沒人願意收,對比立刻出來了,第二年,村民主動要求嫁接新栗樹品種,這是後話。

嫁接完栗樹,林瑤組織村民代表去了一趟雙龍村,參觀雙龍村的天麻育種基地和村民的天麻種植。

老林家三兄弟和三個妯娌現在特別和睦,當初村集體土地沒人願意承包,林瑤建議他們承包下來,現在一大家子種着二十幾畝地的天麻和別的中草藥,早就成了村裏的富裕戶。

天麻育種基地屬于鄉政府所有,由最有種植經驗的張巧巧和陳雲彩帶着幾個其他村民負責,他們實行的是工資制,天麻麻種和菌材也不再免費發放,而是需要購買。

鐵山嶺村的村民非常羨慕雙龍村的大瓦房和村民身上不帶補丁的衣服,回去跟村民們大力宣傳,推廣天麻種植。村民積極性特別高,除了正常播種農作物,不斷開墾新田地種植天麻。

尤其是薛老大家,是林瑤他們的重點幫扶對象。他家主要是父母久病,吃藥花銷不少,最後還沒救回來,雙雙去世。薛家幾個兄弟都踏實肯幹,種植了更多天麻和中草藥。

轉眼到了秋天,天麻和其它中草藥賣出去之後,家家戶戶都收獲一筆不小的收入。村民手裏有了錢,林瑤他們幾個開始了勸學工作,村裏向鄉裏申請了一筆撥款翻新校舍,又由鄉裏分下來兩個老師。村裏本來只剩下四名學生的小學學生數量一下子增加到四十名。

秋後,林瑤四人離開了鐵山嶺村,到別的鄉鎮扶貧。走的時候,村民走出老遠送他們幾個。很多老人孩子甚至抹起了眼淚。除了林瑤,其他三人也都成了能夠獨當一面的人。

一晃四年過去,林瑤駐紮的村子來了一個客人,傅晉軒。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