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晟将酆都近段時間以來發生的事情大致都和樓月卿說了。
自從蕭以懷被下旨冊封太子之後,朝堂的局勢就變了。
因為蕭以懷被冊立太子,以湯氏家族為首的一衆朝臣也随之得意起來,深受重用,而蕭以懷,在被下旨冊封太子之後,屢屢被委以重任,蕭正霖好似真的對這個兒子改變态度了,不僅什麽事都讓他去辦,還将駐守京畿城內的五萬禁軍兵權交給了他。
原本駐守京畿的十五萬人,其中有八萬是蕭正霖親管的鐵騎,他們駐守在酆都的城外,守護着這座都城的安危,指揮權在蕭以恪的手裏,蕭以恪離開酆都這幾個月,則是由蕭以慎掌管,而有兩萬羽林軍駐守皇宮,指揮權在統領周定的手裏,把五萬駐守酆都城內和皇城的禁軍都給了蕭以懷,足可見蕭正霖對這個兒子是何等寵信。
蕭正霖賜予蕭以懷兵權,雖然只是區區五萬人,但卻是駐守京都的重要兵權,這等于給了整個朝堂乃至于璃國一個信號,就是這位不受待見被厭棄冷落多年的皇長子,真正的崛起了,也就是說,如若不出意外,璃國的下一任君主,定是他莫屬了。
這一個月來,整個璃國上下,上至朝中官員皇室宗親,下至各地官員販夫走卒,還有那些頗有財勢的家族豪門江湖幫派,給蕭以懷送禮送美人示好的人幾乎踏平了齊王府,而蕭以懷也不曉得是不是憋屈的久了,突然得勢,十分的狂妄,也不知檢點,竟來者不拒,還在朝中大量安插自己人,一副要整頓朝堂的架勢,弄的朝中人心惶惶,對他頗有怨言。
但是,立太子的旨意已下,加上蕭正霖執意如此,而且,蕭以懷乃正宮所出的嫡長皇子,立為太子是名正言順的,所以,誰敢有意見?
只是不知,這位太子,若真的登基了,是璃國的福還是禍……
一轉眼,樓月卿已經抵達酆都三日了,明日,就是立太子大典。
容郅讓人置辦的別院就在城內,且不遠處就是一座茶樓,名為天然居,是酆都城內頗負盛名的茶樓,據說,能踏進這裏喝茶品茗的人,非富即貴,而這裏的茶葉,多數都是價值萬金的珍品,自然不是一般的百姓能喝得起的。
明日便是立太子大典,所以,酆都很熱鬧,蕭正霖特別吩咐禮部的人,此次冊立太子的大典務必要隆重,不僅要在大殿冊封,要大赦天下,還要親自帶着蕭以懷一同前往太廟共同祭天,足可見他對這個兒子的重視,所以,就在冊立太子之前的這段時間,酆都就已經很是熱鬧。
樓月卿已經在茶樓上坐了兩個時辰了,她一直靜靜地看着窗外下面街道上人來人往的街道,時不時抿一口茶,卻不曾開口說話。
她的旁邊,坐着容郅,身後,站着莫離,莫離手裏還拿着她的紗帽和面紗。
突然,下面的街道傳來一陣騷動聲,随之傳來的,是一陣馬蹄聲,還有百姓驚恐的叫聲。
樓月卿蹙了蹙眉,站起來,走到窗臺下,眯着眼看着下面。
街道的另一頭,馬蹄聲漸進,一群人騎在馬上狂奔而來,騎在最前面的,俨然就是那位新封的太子。
馬騎得很快,快得街道上的百姓來不及全部跑開,有好幾個被疾風刮過倒在一邊,還有一些攤販被撞翻,可是,騎在馬上的人不曾理會,而是仿若不知一般,狂奔而去。
馬蹄聲漸遠後,街上傳來一陣哀怨聲。
樓月卿靜靜地看着這一幕,眼底晦暗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