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把你當奸臣你卻第 31 章

劉靜妍放下手中的書,看了那中年人一眼,“周管家來了。”

“是,小的是來請罪的,這次的事情沒辦好。”中年男人姓周,是忠義侯府的大管家。

劉靜妍微微一笑,“這次的事周管家已經辦得很不錯了,那日你在醉仙樓能随機應變,說了那幾句話已是很好了。雖然結果不像我們預期的那般理想,但多少在百姓們心裏留下了幾分印象。”

她頓了頓,語氣平靜道:“詹夙之所以能在朝中屹立多年,除了陛下的支持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得民心。細想這些年詹夙主張推行的法令,無一步受到百姓的擁護,就算一開始稍有争議,後來百姓們也會因從中受益而感激詹夙。”

周管家沉吟片刻,問道;"正因如此,姑娘才會想阻止鹽鐵令的推行嗎?"

劉靜妍輕笑,“是啊,鹽鐵令看似與民争利,會遭到百姓的反對,也正因如此,父親當初在朝會上才會答應下來,他想讓詹相因為鹽鐵令的施行而失去民心。可他卻沒想到,鹽鐵令并非三五年就可以見效的,一開始的确阻礙重重,可只要推行的好,對百姓有百利而無一害,到時候百姓們自然會感激主張鹽鐵令的詹相。當然了,這個理由還不是最重要的,若我們能阻止鹽鐵令的推行,就是幫朝中不少世家解決了大難題,他們定會因此對我們感恩戴德,到時候我們在世家中的地位就會更加穩固,連那些從前看不起我們的人家,也會因此投靠我們。”

劉家是因劉後才有的爵位,雖一時榮寵無二,卻被高祖開國時封的那些老牌世家所看不起。因此,劉家始終不是朝中最有威望的世家。若此次劉家能幫着那些勳貴世家一起對付詹夙,并且成功的話,劉家的地位将會大漲。

到那時,就算顧玄茵不看在母家的份上親近他們,也會因為忌憚勳貴世家對他們劉家忌憚幾分。

那日,周管家回來将在醉仙樓的事情和他們說了,劉文周聽聽便罷,并沒太把這件事當回事,劉靜妍卻堅持要抓住這個機會。

劉文周不同意,劉靜妍便偷偷找來周管家,安排此事,讓他去散布那兩種流言。

至于為何不同意,劉文周沒說,劉靜妍猜測,估計還是念着幾分他們家與陛下的親情吧。

可是從小就聽說天家無情,自從顧玄茵登上皇位那日起,他們家和顧玄茵之間便沒什麽親情可言了。

與其指望顧玄茵那不靠譜的庇佑,不如自謀生路。

她淡淡掃了眼周管家,“此事莫要再與父親母親說起。”

周管家應了,之前姑娘已經囑咐過了一回,他謹記在心,老爺太太面慈心善,倒是姑娘小小年紀的主意很正。

正這時,丫鬟進來道:“姑娘,長公主讓人送來帖子,邀您明日去喝茶賦詩。”

劉靜妍把來送帖子的人叫進來,問道:“過幾日殿下就要成親了,怎麽還有閑工夫邀我們喝茶賦詩?”

“殿下說了,成親後要忙一陣,怕是沒時間邀姑娘們一同玩笑,不如趁着這幾日,正好溧陽郡主也在,長公主想帶郡主和諸位姑娘們認識。”那人恭敬回道。

劉靜妍微微沉吟,要說顧玄茵對誰是一絲防備都沒有的,第一個便是明德長公主,如今看來還要再添上個溧陽郡主。畢竟她父親、兄長都是個沒用的病秧子,根本不會威脅到顧玄茵。

“好,回去告訴長公主殿下,臣女一定按時到。”

長公主府這次邀的人不多,葉時雨因婚期在即沒來,詹霖也因稱病沒能到場,來的幾個姑娘都是與劉靜妍玩得好的。

但因溧陽郡主在,幾位姑娘都湊不到劉靜妍身邊。只因溧陽與劉靜妍仿佛一見如故,與她越說越投緣,坐到劉靜妍身邊,聊起詩詞歌賦、江南風物便停不下來。

長公主輕笑,“你倆倒是投緣,溧陽這孩子向來話不多,今日算是打開話匣子了。”

溧陽抿了抿唇,有些不好意思,“我再姑姑面前話也多呢。”

長公主笑着摸了摸她的腦袋,跟劉靜妍道:“我們溧陽膽小,剛來京城的時候更害羞,這段日子已經好多了,本宮正擔心她沒個知心的姐妹,這下好了,遇到了你。”

劉靜妍看了看清清秀秀的溧陽,“臣女與郡主也覺投緣呢,以後臣女定會時常找郡主玩兒的,”她輕笑,看向溧陽,“只要郡主不嫌棄臣女煩就好。”

溧陽拉着劉靜妍的手,“我怎會覺得你煩呢,恨不得你天天來陪我玩。”

劉靜妍心說這小姑娘果然如長公主一樣,是個沒心機的,如今的形式,她還要仰仗陛下照拂,就該與自己保持一定距離才是,怎好巴巴的往上湊。

她和溧陽聊了一會兒,溧陽聽說她善丹青,便要拉着她去屋裏寫字。

跟長公主說了一聲,二人便有說有笑往溧陽住的院子裏走。

走至半路,溧陽說要去淨房,讓劉靜妍在外稍候。劉靜妍應了,站在廊下等她。

溧陽去不久,就見一丫鬟扶着個文文弱弱的年輕人從回廊盡頭轉了出來。

劉靜妍何等玲珑心思,看到那人的裝束,便認出了他的身份,等那人走得近了,方盈盈一拜,“臣女見過世子殿下。”

劉靜妍容貌嬌美,身材袅娜,顧玄蒼忍不住多看了一眼,又意識到這樣有些失禮,忙避開目光,“請起。”

扶着顧玄蒼的那丫鬟這才笑着介紹道:“世子,這位是劉太傅家的小姐。”

顧玄蒼颔首,又看了劉靜妍一眼,溫聲問道:“劉姑娘為何在此?”

“回世子,臣女在這裏等郡主。”劉靜妍道。

顧玄蒼“哦”了一聲,溧陽在京中沒什麽朋友,陛下雖然對她不錯,但到底帶了幾分居高臨下的施舍,他和父王也很希望她能有幾個知心的姐妹,之前就聽溧陽說起過,這位劉家姑娘知書達理,才德兼備,若溧陽能有這樣的朋友,他和父王也就放心了。

他于是面上帶了幾分笑意,“溧陽膽子小,沒見過什麽世面,還請劉姑娘多照拂幾分。”

劉靜妍微笑,“那是自然。”

正說着,便見溧陽從淨房那邊過來,“兄長,你怎麽出來了?”

顧玄蒼笑容溫和,道:“你不是讓我多出來走走麽,”他最後看了眼劉靜妍,“你們快去玩兒吧。”

溧陽應了,拉着劉靜妍繼續往她的屋子走。

劉靜妍的字寫得不似一般姑娘家秀秀氣氣,而是帶了幾分張揚的鋒芒,平章帝見過她的字,還特意誇過,說她日後定是巾帼不讓須眉的人物。

劉靜妍向來以此為傲,只可惜如今賞識她的平章帝和劉後都不在了,他們的女兒,她最好的姐妹,卻與她漸行漸遠。

她提筆寫下一首魏武帝的《觀滄海》,看得溧陽連連稱贊,說是要讓她寫個字帖好好臨摹。

劉靜妍只作一笑,“郡主還是練一練衛夫人、柳公權的好,我這字,不值得學的。”

溧陽笑,“雖然我的字寫的不好,但女紅倒還過得去,今日見姐姐有緣,我沒什麽能送姐姐的,正好,這兒有一個我才繡好的荷包,姐姐留着玩兒吧。”她說着,從一旁的針線筐裏拿出個粉色緞子繡傾聽圖案的小荷包遞給劉靜妍。

劉靜妍有些遲疑,但是郡主都開了口,她不好不收,只得點點頭,接過那個荷包挂在了腰間。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等長公主讓人來叫了,才往園中去。

“你們兩個,有什麽體己話改日再說,這裏這麽多人,你們就這麽撂下不管了?”長公主見二人回來,便笑着嗔道。

溧陽道:“靜妍姐姐的字寫得太好,我一時沒忍住,便讨教了幾句。”

“以後讨教的機會多呢,不在這一回。”長公主笑道,又看向劉靜妍,“靜妍真是到哪兒都受歡迎,從前皇兄皇嫂在的時候就格外喜歡你,陛下就不用說了,和你是從小玩兒大的姐妹,如今又加上溧陽。”

她的話音頓了頓,目光在劉靜妍腰間的荷包上停留了片刻,“這麽好的姑娘,也不知道以後誰撿了便宜。”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