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下旬,陳小椿正式做出第一批布料商品,有便宜的,有貴的,顏色有豔的,有淺的,有暗的,她把商品拉到街頭,架起了攤子。
街上擺攤賣布料的小販很少見,青蘋縣街頭就沒見到過,普通小販一般不賣布料,因為成本不低,工序繁瑣,又累利潤又低。
一般的染布之法不難學會,普通人也可以做出來,就是質量不比掌握了技術的師傅做出來的好,商品出來之後,難的是售賣,銷路在哪裏?買家在哪裏?
人們習慣去鋪子裏買布買衣裳,便宜的貴的都有,布莊的客人富人窮人都有,店家主要賺的是貴的布料的錢,便宜的料子是為普通平民準備的,只要不虧就好。
地攤小販的客人在哪裏?
貴的布料只有有錢人買,有錢人是有講究的,認準自己習慣買的有名鋪子,或者找鋪子找師傅訂制,一般不會在攤子上買布。
擺攤小販的布料商品,能賣出去的只有便宜布料,便宜貨利潤很低,利潤低就只能靠多銷,只是普通百姓哪有閑錢天天買布做衣裳的?
即使便宜,銷量也上不去,賣家容易虧,還不如賣包子饅頭來得風險底,包子饅頭生意幾乎沒風險,很容易賣光。
所以,地攤小商販一般不做布料生意。
陳小椿這還是第一家擺攤買布的,便宜布多擺,顏色多是淺色暗色,适合幹活的人,貴的布擺兩件鮮豔的顏色,紫色和黃色,漂亮的顏色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來詢問的人不少,買的人少。
小椿不顧人的眼光,靜靜坐等客人。
看主子沉靜的模樣,夜吉就覺得安心。
第一天有兩個普通客人,賣出去的都是便宜布。
金秋十月,天氣白天炎熱,夜晚發涼,陳小椿擺攤賣布半個月後,從城外來了一批外來游客,看他們的穿着打扮,是外域人。
衣飾鮮豔,胡子彎彎,頭戴帽子或纏着頭巾,其中有男有女。
胡人?
小椿戴着面紗打量他們,猜他們應該就是她等的客人,走商胡人。
陳小椿沒叫賣,而是靜等着。
外來客一路觀察街上事物,沒有表現購物欲望,小椿并不急,他們剛入城,旅途勞累,一切行動都先克制,之後他們會跟當地的大商人見面,談判,然後等當地人做出貨來。
外商一般會在一個地方住一段時間。
第二天,陳小椿把好看的貴布料擺出來,坐等客人。
她不知道這回能否有回報,但總得去做。
七天後,陳小椿的貴布料全部出手,賣了個好價格。
“早知道就多做些,呵呵,那些奇怪的人喜歡黃色和紫色啊。”夜吉很高興,不知是讨好還是真心誇贊小椿,“夫人運氣真好,是有福氣之人。”
陳小椿喝了口邊,淡淡一笑:“可不是我運氣好,做生意靠的不是運氣。”
“那是靠什麽?”夜吉随口問道。
小椿看着門口,目光飄向外面的天空,似乎在望着遙遠的地方,片刻後才悠悠道:“是消息。”
東商國各地區穩定,與鄰邦關系不差,可通商通婚,幾乎每年都有外邦客商來中原游走淘貨。
外邦商人很喜歡中原的東西,最喜歡的是陶瓷和糧食,茶葉、布等物品也買,每次來都會大量購物,這些外商有付錢購買,有以物易物。
喬家家業種類多,布行是其一,與外商交易是喬家一大交易,喬家很鄭重對待。
小椿在喬家時,知道喬家跟外商做過好幾次生意,喬家的陶瓷、茶葉、布料都有大交易。
去年外商沒來,小椿聽老夫人說今年應該會來,喬家一直準備着。而外商到來的時間,大概在十月份左右。
陳小椿的貨其實不太好,染料是門學問,是門技術,她會的只是普通的染料手段,不比喬家做的好,只是顏色鮮豔而突出。
外域人喜歡鮮豔的顏色衣裳,比如金色,金色是需要技術的,只有少數有染房自制布料的商人擁有此技術,小椿不會做金色,用黃花做出來的顏色只能是黃色。
總得來說,這一次的收獲很令人滿意,跟外邦人做生意确實賺。
“夫人,我們是不是要準備染新布了?”夜吉興奮起來了,對做生意上心了。
陳小椿卻道:“不了,把剩下的便宜布賣完就好了。”
夜吉的興奮勁一下子消失:“為什麽?”
生意不是很好嗎?
小椿看了丫鬟一眼,淡淡道:“外商一走,我們的布賣給誰?”
夜吉不解:“夫人,這次的交易不是證明我們的貨不差別人,富人也來我們攤上看了,我們有銷路了啊,應該趁熱打鐵,繼續做大了。”
小椿淡淡地看着丫鬟一眼:“貴的布只有有錢人買,有錢人來買我們的貨,之後就有麻煩了,我解決不了麻煩,你能?”
夜吉一怔,一臉茫然:“什麽麻煩?為什麽?”
小椿耐心解釋:“因為鋪子裏的貴客來我們攤上,鋪子的主人會不高興,之前我們平安度過,是因為我們只有窮人客人,鋪子主子不在意窮人客人,明白嗎?”
小椿在喬家時,在老夫人跟前時,聽過一些鋪子之間的争鬥手段,商人最在意的就是生意被人搶走,商人表面上和氣生財,一旦生意被搶走,就會用盡髒手段把生意搶回來。
小椿擺擺攤子賣些便宜貨,大商人不計較小販這點利益,可她要是搶了他們的貴客,無根基無背景的她,最後只能關門。
小椿從沒打算把生意做大,她只想抓住機會賺點小錢錢,見好就收。
夜吉似懂非懂,遲疑地問主子:“那夫人,咱們以後不做生意了嗎?”
小椿沒正面回答:“先把剩下的布賣光再說。”
第二天,陳小椿讓夜吉擺攤,她回村子裏,看自己的房子造得怎麽樣。
家裏的男人都動手了,還請三叔家的人幫忙,半個月了,房子形狀已立成,沒多久就能建成。
離開村子之前,陳小椿找村長買了五畝不錯的地,花了十五兩銀子。
知道小椿的身份,村長也不奇怪她哪兒來這麽多錢,又是建房子又是買地的了。
回到城裏後,陳小椿就去各個五糧店逛,買了一些玉米、綠豆和黃豆種子,米種她還沒買,稻子不好種啊。
回到家,夜吉已收攤回家。
夜吉向小椿彙報今日的生意情況,發現主子心不在焉,彙報完後,她試探地問:“夫人,有什麽問題嗎?”
小椿掃了夜吉一眼,低頭看着手中的賬本:“沒有,只是沒買到心儀的種子。”
她只買了常見的,少見的價值又高的農作物的種子沒找到。
夜吉看主子買的種子,都是好種類,她問:“夫人想買什麽樣的種子?”
小椿頭也不擡地回道:“種出來能賣到好價錢的。”
小椿想種香料,喬家近兩年開始做這方面的生意,她想向喬家看齊,但喬家有的香料種子這城裏沒有,喬家有渠道能獲取,她可沒本事找到,她愁了。
考慮了一會兒,小椿覺得自己太心急,現在先是把家和地弄好,把東西種下,長出果實來。
至于香料買賣,喬家是有談好的買家,有固定的交易對象,貨出來後就直接打包拉走,跟外來走商游逛看到喜歡的就買的不一樣,即使她有香料,也不好找到買家。
想來想去,陳小椿覺得還是地重要,只要有地,什麽都好辦,她再去找找,香料她也留意,可以試着幹。
第二天,陳小椿帶夜吉出門,再次去了各個五糧店轉,了解什麽農作物好賣。
其實,糧食都好賣,只要能種出來,其中米從不嫌多,米商也是最賺錢的。
小椿還了解了一下茶葉,小城裏有廣收茶葉的店,不只是跟固定對象合作,但是,鋪子收的茶葉頗有講究,不是什麽茶葉都收。
好好考慮過後,小椿買了不少麥子種子,還有一百株碧螺春的茶葉苗,一共花了好幾兩銀子。
晚上,陳小椿看看自己的腹部,脫衣裳後能明顯的看到肚子隆起,穿上衣服倒還不明顯,不過也快了。
距離上次見伍南飛已快一個月,不知下個月他會不會來,陳小椿希望他來,又緊張他來,有時候她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麽辦。
但一想到村子裏的房子快建好了,她的心就安下來了,不管以後怎麽樣,自己都有安身之所,沒什麽大不了的,小椿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三天後,陳小椿帶夜吉回河頭村。
這是夜吉第一次跟着主子去老家,她不由自主的想着主子的家人會是怎麽樣的。
回到村子裏,陳小椿首先去看自己的房子,已經停工,因為完成了。
“這是夫人的新家?恭喜夫人。”夜吉仰頭笑容滿面,并不覺得住在村子裏比住在城裏差,新家象征美好的生活,她真覺得跟了一個有前途的主人。
一院二屋,房子占地一畝,屋子看着寬敞,在村子裏很不錯了,周圍沒別的人家,旁邊空曠,離其他宅子也不遠,住在這裏安靜又不寂寞。
小椿滿意地點點頭:“不錯。”
小椿帶夜吉向家走去,靠近家時,她們遇見一個挑空糞桶婦人,那婦人笑眯眯地跟着小椿打招呼:“喲,小椿回來了,回來看房子的吧,房子做好了,可以住進去了,嬸可等着吃你的喬遷宴呢。”
小椿看着婦人,陌生又有點熟悉感,聽她說的話猜出對方是誰:“三嬸,好久不見,辛苦三叔幫忙了。”
這是小椿三叔的媳婦,姓周,十年了,小椿回家後第一次見到她,難免感到陌生。
三嬸周氏笑呵呵道:“你前幾次回來都走得急,我們家都忙,沒遇上你,聽說你跟家人分家了,小椿有福氣又能幹,能賺錢能當家,誰娶了你誰有福了,住在村子裏好,有什麽困難我們親戚也能及時幫忙……這小丫頭是誰啊?”
聽三嬸說完,小椿才回應道:“是我丫鬟,叫夜吉,嬸,我不耽誤你的活兒了,我回家還有事,有空我再去看三叔。”
說着,小椿就帶着丫鬟走了。
“丫鬟?”周氏望着小椿主仆二人的背影,愣了愣,口中“啧啧”了兩聲,“還真是給主子暖了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