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一家都是大佬第 74 章 姐姐姐夫沖呀

這段時間除了去看顧老師, 杏葉她們倒是經常來找林瑤一起玩。在杏葉家裏,一群姑娘圍着火盆坐在炕上,有的納鞋底, 有的縫補衣裳, 還有的把大人的衣裳改成小孩的。林瑤對這些女紅一點興趣都沒有,也不太會做, 就在一邊看書。

林瑤覺得自己并未刻意做什麽,也不知道這群姑娘對她的好感哪裏來的, 拉着她嘻嘻哈哈的說話。

她們說:“福七你該學學這些, 以後找了婆家,婆婆啥都讓你幹, 可不把你當閨女嬌慣着,一準沒好臉色, 我教你呗,簡單着呢。”類似的話苗玉蘭對林環也說過, 林環在她的教導下啥都會,可林瑤沒怎麽學過, 這些都不會。

林瑤知道這些姑娘這樣說是友好的表示,她說:“我真不愛做這些, 你們做, 要不我念書給你們聽吧。”

“好呀,好呀。”姑娘們表示贊同。

林瑤就給她們念《羊脂球》, 姑娘們很安靜,聽得很認真,屋裏只有念書的聲音和火盆裏埋着的花生的爆裂聲。

——

很快到了年底殺豬的時候,生産隊賣給公社三頭豬,殺了五頭。殺豬這天, 社員們都歡歡喜喜到曬谷場集合,等着分肉。

與每年的高興勁兒相比,今年的興奮裏摻雜了一點別的東西。除了議論即将到來的新年,社員們說得最多的是今年冬天還沒下過雪。

馬上就過年了,天空中一粒雪花都沒飄過,俗話說“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着饅頭睡。”下雪才有利于小麥生長。

不下雪就意味着小麥得不到雪的保溫,得不到融化雪水的滋潤,病蟲害會加劇,也就是說本來産量就不高的小麥還會減産。

大家都期盼着趕緊下雪,事實上,不僅雪沒來,雨也沒來,直到次年六月。第二年是極端氣候,前半年大旱,之後連續幾天暴雨傾盆,泥石流爆發,張勝利就是在這場泥石流中去世的。

不過林瑤這時候并沒有意識到幹旱即将來臨,在書裏,時間線是咔過去的,并沒有詳細展開,她并不知道啥時候會幹旱。過年前不下雪,她也沒有足夠的警惕。

這時候的村民雖然在談論下雪,談論他們來年更吃不上白面,也完全想象不到第二年因為幹旱導致的小麥枯死顆粒無收、缺少飲用水和饑.荒。

林瑤家分到了七斤肉,加上林衛軍抓偷糧食小偷有功獎勵的兩斤肉,一共得了九斤。她家有足夠的花生油,不需要肥肉來煉油,再加上林瑤喜歡吃瘦肉,要的肉偏瘦,回家路上,苗玉蘭念叨:“你大哥怎麽還不會來啊!我當時不如攔着他,不讓他出去。”

越是臨近過年,苗玉蘭把這話重複的越多,都快成口頭禪了,想起來就要重複一句。

林瑤也着急,眼瞅着大哥出去都快兩個月了,快過年,按理說也該回來了,總不能在外面過年吧。也不知道大哥在外面怎麽樣,他帶的錢不多,萬一錢不夠了怎麽辦,萬一被抓了怎麽辦?

她自己在那胡思亂想,嘴上卻安慰苗玉蘭:“媽,我大哥這幾天肯定會回來,他腦子那麽好使肯定不會有事,你就別擔心了。”

苗玉蘭嘴上都起了火泡:“是,是,我想他也該回來了。”

下午的時候,二舅媽來了。二舅家的大表姐要結婚,這是他們早就知道的事情,他們一家子也要去參加婚禮。選在年底結婚的人不少,這時候地裏沒活,家家戶戶還分了肉。

二舅媽和苗玉蘭在那兒說話,林瑤就在一旁聽着。二舅媽說大表姐指定讓林瑤去端喜盆,苗玉蘭有點為難地說:“端喜盆的都是七八歲的丫頭,我們福七都十二了,這合适不?”

二舅媽說:“沒事,這麽多親戚小孩,她大表姐就想讓福七去。”

林瑤挺高興,她也沒做啥特別的事,喜歡她的人越來越多,她在一旁插嘴:“媽,二舅媽,我願意給大表姐端喜盆。”

端喜盆有紅包拿,蒼蠅再小也是肉不是,而且在婚禮上承擔一定的工作會讓她覺得自己是重要且受歡迎的客人。

二舅媽特別高興,馬上跟林瑤确定下來,并且告訴她都需要做什麽,怎麽做,林瑤一一記下。

她對這場婚宴非常期待,剛才聽兩人談話知道新郎家特意請了專業廚子,這個廚子跟新郎家熟識,他們家才有那麽大面子請到他,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張有糧。

張有糧是人民飯店的廚師,又是禦廚傳人,他的廚藝代表着青山縣的最高水平,林瑤對他做得菜非常期待。不過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張有糧會帶上自己徒弟,也就是孫小蘋。

而林環上班的地質隊的職工都是外地人,他們已經放假回家,林環也就放假了,作為親戚裏面廚藝最好的,林環要去幫刀打下手,所以明天三人會見面,不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情。

二舅媽走後,林瑤就想東想西,設想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傍晚,正擺碗筷準備吃飯,林瑤聽到自行車鈴響,猜想應該是張勝利。她瞄了林環一眼,見她跟沒聽見一樣,就放下碗,自己跑了出去。

還真是張勝利,一見到林瑤就遞給她一袋包子,臉上帶笑:“這是上次答應給你做的包子,嘗嘗我的手藝。”

林瑤拿出包子,咬了一口,真好吃,特意展示手藝的包子就是不一樣,比上次從鋼廠食堂拿出來的好吃的多。別人都是有奶就是娘,林瑤是給包子吃就是姐夫,她巴不得林環跟張勝利盡快有情人終成眷屬。

把嘴裏的包子咽幹淨,她說:“我去叫我姐。”

張勝利說:“不用叫她了,太晚了我們倆見面不好,你就給她遞句話就行。”

看他表情特別認真,林瑤說:“行,你說吧。”

張勝利看看四周:“咱們找個安靜地方。”

看樣子不止一句話要說,而且是不想讓別人聽見的事兒,林瑤說:“我們家新房子那兒周圍沒人家,你騎車子帶我去那兒。”

到了林瑤家新房的施工現場,瞅着四下沒人,張勝利才跟林瑤低聲說他家和孫小蘋家的一些情況。

原來,張勝利的媽媽跟張有糧婚後感情特別好,只是五年過去都沒生出一年半女,那時候張有糧都三十了,他心裏着急但跟妻子恩愛,也并未說什麽。後來,孫小蘋的媽媽也就是劉連英給他們找了個偏方,不知道是不是偏方起了作用,反正用過之後,張勝利他媽就懷上了他。

張有糧夫婦感激劉連英,尤其是張母跟劉連英的感情情同姐妹。幾年之後,張母病入膏肓,心疼孫小草、孫小蘋兩個孩子總是挨打,囑托張有糧照顧她們,傳授廚藝給她們,讓她們有個吃飯的手藝。

張有糧愛妻心切,妻子臨終遺言自然遵從,只是他的廚藝不想外傳,從最開始把廚藝傳給孫小蘋起,就起了讓孫小蘋當自己兒媳的念頭。

老孫家的名聲不好,張有糧自然知道,可他有自己的考量。他覺得老孫家卑鄙的人都是男人,女人倒是心腸不壞。只要嫁到張家,做了張家媳婦,就跟老孫家沒有關系,所以老孫家的壞名聲并沒有影響到他想撮合張勝利和孫小蘋。

當時想給張有糧做繼室的人不少,可他一方面思念亡妻不再續弦,一方面也是怕兒子受委屈。

跟他爸相依為命這麽多年 ,張勝利是個極孝順極懂事的人,深知他爸一人拉扯他長大很不容易。即便他對父親的安排不滿,可并沒有跟父親對着幹。

張勝利已經下定決心,他說:“我明天就跟我爸說林環的事情,不知道我爸會有啥反應,要是我爸态度不好,讓你姐別往心裏去。”

跟林瑤說了那麽多,張勝利的重點其實是最後這一句,他怕林環覺得委屈,先來打個預防針。

不知道林環對孫小蘋和張家淵源了解多少,林瑤猜測,她應該知道一些,但不詳細,要不張勝利也不至于說這麽一大串話。她覺得張勝利太好了,孝順,也能夠為心愛的女人争取,還會顧及林環的心理感受,是個特別體貼周到的人。他跟林環并肩,一定能夠争取到屬于他們的幸福。

林瑤鄭重地說:“你放心吧,我姐她是很大度的人,有糧伯伯的看法又不是你的看法,她不會太在意。而且我明天也在現場呢,我姐這邊,不會有什麽問題。”

到現在,林瑤才知道張有糧已經五十多歲,該叫他伯伯,不是叔叔。

他們說了這麽多話,這一去一回,也不過十分鐘多的時間,一家子正在餐桌邊等她。林瑤把包子拿出來,剛才張勝利拿來的時候是放在棉衣裏的,她又一直捂在懷裏,還是熱乎的。

“吃包子吧,給爺、奶留兩個,剩下的你們分。”

苗玉蘭問:“哪裏來的包子?”

林瑤不知道家裏人對張勝利的事情知道多少,對張勝利的态度如何,但想到他明天就要跟他爸說林環的事兒,心想她也不用遮着掩着,于是她說:“張勝利。”

家人齊刷刷地看向林環,林環臉頰上暈染兩塊紅暈,捧起大腕,擋住臉,說:“他是給林瑤拿的包子,又不是給我拿的,你們看我幹啥?”

家人:……難道有包子吃不是跟你沾光,是跟福七沾光?

吃完飯後,林瑤把林環拉進柴房,秘密跟她說張勝利跟她說的話。她像個複讀機一樣,不帶一點感情,把張勝利的話幾乎分毫不差地重複了一遍。

她不想讓自己的想法影響林環,這事兒林環應該有自己的判斷。

——

第二天,苗玉蘭起了個大早,給林瑤挑好看的衣裳穿上,還梳了兩根看着特別乖巧的麻花辮垂在肩頭。她現在吃得好,營養跟得上,發色已經是正常的黑色,冬天又不幹活,在家捂了兩個月,膚色白皙不少,比一般農村姑娘白上許多。而且人家都是春天抽條,她冬天光吃不幹活,竟然長高了不少。

這時候參加婚禮不流行紅包,都是送東西,考慮到今天婚宴是十桌,苗玉蘭給帶了十個山楂罐頭,紅通通的,看上去特別喜慶。

到了新郎家,林瑤沒注意別的婚禮布置,一進院子,就看到挨牆搭着的兩大一小三口土竈。

不過很奇怪的是,今天的大廚竟然是張勝利,他戴着廚師帽,系着幹淨的白圍裙正在準備食材。看他那認真的樣子,林瑤覺得不止認真工作的男人有魅力,認真做菜的男人也是魅力十足。

這一方小天地邊上,坐着一個相貌很顯眼的男人,這年頭的人都很瘦,瘦就顯得黑,再加上風吹日曬,更顯黑。只有他,白白胖胖的,其實也不是多胖,就是比一般人吃得好,皮下脂肪多點,一看就是個廚子。

他坐在邊上,像個監工一樣看着這邊,林瑤猜,他就是張有糧。真是相貌雖出衆,氣色卻不太好,好像不太舒服的樣子。

林環在一旁幫打下手,跟張勝利沒有任何語言交流,好像兩人不認識一樣,其實林瑤看得分明,兩人眼角餘光瞥了對方好幾眼了。

林瑤走過去大大方方地跟張勝利打招呼,張勝利說:“我爸今天早上突然拉肚子,只能我來了。”說着,還朝林瑤眨了眨眼睛。

拉肚子?真巧。從張勝利的神情來看,這裏面似乎有貓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