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瑤沒費多大勁就幫桃花退了親, 桃花對林瑤一百個服氣,她也是個有眼色的,林瑤只看了她一眼, 她就知道不該呆在這兒妨礙幾個幹部說話。
等桃花走出院子, 林瑤跟李援朝分析:“其實村民都有淳樸的一面,在某些情況下, 他們的愚昧、自私、愚蠢、麻木就會展現出來,我希望通過我的工作讓他們最大限度的展現人性善, 壓過惡的那一面。”
李援朝贊許地說:“你能這樣想最好, 剛才我也聽到村民議論,說你三下兩下就把這事處理了, 他們心裏面只有服氣,你也算是立了威, 以後開展工作容易些。子躍是個好孩子,我看着他長大, 人品各方面都有保證,馬縣長把他分配給你, 你不要辜負他的良苦用心。”
林瑤打量馬子躍,要不是李援朝說他能打, 林瑤是看不出來的, 既然李援朝肯定他,那他肯定能讓人放心, 她說:“想不到馬縣長會派自己兒子來,援朝哥,替我感謝馬縣長。”
馬子躍內心暗戳戳激動,沒想到要一起共事的是這樣漂亮的小姐姐,本來他對他爸安排他下鄉扶貧還有點意見, 現在沒有一點不高興,心裏特別暢快。
他有點腼腆:“林瑤姐,以後應付刁民的事我來,我從小習武,學習不好,死乞白賴學才上了個中專,今年才畢業,跟你這樣的名牌大學畢業生沒法比,以後還得你多帶我。”
這年頭中專也很難考,能上個中專很不錯了,林瑤說:“子躍你謙虛了。”
他爸是縣長,馬子躍也是個中專生,在縣裏好工作還不是随便他挑,可偏偏把他弄來扶貧,也說明了馬縣長是個好官。
李援朝看着馬子躍的星星眼,覺得很好笑,這樣看來,他們的工作配合不會有任何問題。他說:“過幾天還會來個姑娘,農業院也會派個人來,你這就暫時四個人,我還要去村委會一趟,從那直接走,子躍你先收拾東西吧。”
送走李援朝,林瑤給馬子躍指派了房間,幫他收拾行李。
李援朝那邊,叫來王滿倉、村支書,還有婦女主任等村幹部,還叫來一些說得上話的村民代表,把事情經過又問了一遍,然後不動聲色地威脅:“別看林主任年紀小,比很多活過大半輩子的人聰明通透得多,這件事多虧是解決了,馬縣長非常重視她,特批她可以随時打電話,只要她一個電話打到縣長辦公室,公安立刻就來,那些當事人都得帶走。就連你們幾個都得受牽連。你們要想保住自己的位子,就好好配合她的工作。馬縣長的兒子也在這兒,什麽意思你們自己動腦想想。”
他還說了一些別的誇贊林瑤的話,這些話當林瑤面不好說,他選擇私下跟他們說。
幾個村幹部當即表态,一定不遺餘力支持林主任和馬專員的工作。
林瑤正跟馬子躍收拾東西,桃花又來了,帶了一大籃子山上采的野菜,放下籃子,挽起袖子跟着他們兩人一起收拾。
林瑤問她:“你想好怎麽賺錢養活自己了沒有?”
桃花抿了抿唇:“前幾年我家裏人把我關在家裏,哪都不讓我去,現在跟他們鬧掰了他們也管不了我,我可以去城裏投奔小姐妹,她賣衣服,我剛才想了想,我也可以做點小吃賣。”
林瑤仔細打量幾眼桃花,剛剛改革開放就有這種想法,不是一般人,她說:“豆腐豆漿、煎餅、油條、燒餅、涼皮,現在做的人少,只要味道好也是個不錯的出路。”
桃花說:“要不我做煎餅吧,就是還不會做,得找人學。”
林瑤說:“我就會,我來教你。”
兩人很快動手,林瑤教她用面粉、小米面、玉米面混合調制面糊,既勁道爽口還能降低成本。
除了面糊,熬醬也是一道重要工序,醬好吃,煎餅就好吃。她們用蔥姜蒜和花椒大料熬油,然後炸農家自制黃醬,做出來的醬特別好吃。
剩下的就是桃花練習把煎餅攤的又薄又圓,這一點簡單,只要掌握好火候,多練幾次就好。
第二天,林瑤和馬子躍就上山,在王滿倉帶領下,察看鐵山嶺村的地形地貌,适合種植哪些藥材。
鐵山嶺村有個好處,就是不缺地,甚至村裏有規定,村民開墾出來的地經過批準可以留作自留地。即便如此,開墾出來的地并不多。農民種植的大都是花生、大豆和玉米。東一塊、西一塊的莊稼點綴在群山之中。種植中草藥的話,倒是不缺土地。
馬上就到秋天,可以種一批秋天種植來年收獲的中草藥,第二年春天可以種植天麻。
他們轉着轉着,看到不少板栗樹,王滿倉摘下一個早熟的開口的板栗,托在手上,那栗子色澤黑,毛茸茸的,個頭特別大。
馬子躍驚喜地說:“個頭這麽大的栗子,王村長,栗子能賣不少錢吧,你們村按理說不應該這麽窮。”
王滿倉嘆了口氣:“這栗子不好賣,我們這大部分都是這種栗子。”
林瑤接話:“這栗子是毛栗子,不好儲存,收栗子的也不願意收,我們冬天可以找找縣裏有沒有別的地方有好的品種的樹碼子,儲存起來,等開春把這些大栗樹重新接一下,當年就能産新栗子。”
她跟農業院的人一起試驗過,那些板栗、核桃品種有啥優缺點,心裏門清。
如果縣裏沒有,只能去別的地方找樹碼子。
王滿倉眼睛亮了亮,很快又黯淡下去:“能改良品種肯定是好,就是村民恐怕不樂意,這麽大的栗樹他們可舍不得動,寧可賣不出去自家吃,吃不了爛掉,也不願意嘗試新品種。”
墨守成規、不願創新是一方面,懶惰也是一方面。
這個話題暫且擱置,種草藥和栗樹的收益都得等到明年,村民迫切需要點收入改善生活。
再往山裏走,這裏就人跡罕至了。林瑤越來越奇怪,按理說她把手镯給了傅晉軒,動物不再怕她,怎麽也能看到蛇、兔子、野雞啥的,可啥動物都沒看到。難道她摘了那手镯,神仙威壓依舊在她身上?她很想試驗下。
“這附近沒野獸吧?”林瑤問。
王滿倉說:“這附近沒有,在往裏走就不确定了。”
轉着轉着,林瑤發現這山上有不少葛根和決明子,還有金銀花,也許村民并不認識,或者說不知道可以賣錢,并沒有人采挖。
靠山吃山,大自然給予了豐富的饋贈,只是村民沒發現而已。
還有其它一些稀有的草藥,數量不多,但賣錢補貼家用沒問題。從山上下來,林瑤就帶着馬子躍,召集其它村幹部一起開會,商量采草藥的事兒。
最後決定,召集村民上山統一采挖,不允許村民私下采挖,賣了錢之後再按人頭分到各家各戶解決燃眉之急。
村民聽說采挖之後馬上能賣錢,積極性都特別高,很快集合來一批幹活麻利的婦女和精壯勞動力。
第一天婦女同志先上山,去采摘金銀花,采回來之後當天炮制,為了避免遇到野獸,林瑤不允許她們往深山裏走,也不允許單獨行動,雖然效率差了點,但能夠保證公平,畢竟這大量的中藥材都屬于村集體,等集中采摘過村民再來采就不管了。
三天過去去采集決明子,再之後是葛根,這裏葛根沒啥人挖,生長年限百年以上的不少,他們專挑粗壯的挖,剩下的還可以養着再長。不過林瑤知道,也就是這一次他們能集中采挖,山這麽大,村集體管不了這些野生中藥材的采挖,這些中藥材很快就會被人采挖一空,就跟雙龍村近處的山上一樣,沒啥中草藥可以采。
看着這些能夠賣錢的中藥材,村民一個個滿臉喜氣,比過年的時候精神頭都要足,巴巴的等着把這些都賣了分到錢買點肉吃。
采挖持續好多人,直到馬上秋收,大部分被采完,這件工作才告一段落。
輪到去賣的時候,林瑤跟王滿倉等幾個村幹部和村民代表說敞亮話:“除了中藥店,縣裏有兩個收中藥材的地方,一個是縣中藥廠,收中草藥價格低一些,一個是我大哥開的好生中藥廠,收中草藥價格高。你們村幹部拉着這些藥材去賣,賣到哪我不幹涉。”
“我早就跟我大哥說過,雖然我是扶貧幹部,但我的工作跟他的中藥廠劃清界限,他不會給我開後門,提高價格或者收不合格的藥材,他都不會幹。我也不會勸你們把中草藥賣給他,壓價的事情我也不會做。總之,中草藥該怎麽賣你們自己決定,我完全不管。要是縣中藥廠和好生中藥廠都不收,我還有京城的銷售渠道。”
自從當上扶貧幹部,林瑤時常提醒自己注意言行,确保不會留給別人把柄,避免有人說她以權謀私啥的。
話說到這份上,王滿倉還有啥不明白的,他馬上表态:“林主任你放心,就跟賣自家東西一樣,哪家收,哪家開的價高,我們就賣給誰,我們心裏有數,不會把你扯進去。”
他這樣說林瑤就放心了,這次是村集體統一賣中藥材,以後村民各自賣,就更跟她沒啥關系了。
王滿倉帶着村幹部開了兩輛拖拉機去賣中藥材,來來回回好幾趟,臉上都帶着喜氣。拉完最後一趟,幾個村幹部喜氣洋洋,王滿倉說:“賣給好生中藥廠了,林主任你放心,這是我們幾個共同做的決定,跟你沒關系,好生中藥廠給的價格高,我們又不是傻子,肯定要賣給這家。”
林瑤能想到是這個結果,她上大學前一直賣中藥材給縣中藥廠,他們收購價格低這是傳統。
看着桌上的一大筆“巨款”,王滿倉和幾個村幹部都高興得不知道說啥好了,很快他們開會研究決定怎麽分錢,王滿倉铛铛在各個自然村敲鑼,召集每家每戶村民。
要分錢啦,有錢買豬肉吃啦!